赵之谦(1829年-1884年),中国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汉族,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赵之谦的篆刻成就巨大,对后世影响深远。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都从他处受惠良多。
在晚清艺术史上,赵之谦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在绘画上,他是“海上画派”的先驱人物,其以书、印入画所开创的“金石画风”,对近代写意花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书法上,他是清代碑学理论的最有力实践者,其魏碑体书风的形成,使得碑派技法体系进一步趋向完善,从而成为有清一代第一位在正、行、篆、隶诸体上真正全面学碑的典范;在篆刻上,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广为取法,融会贯通,以“印外求印”的手段创造性地继承了邓石如以来“印从书出”的创作模式,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深圳哪儿能买到书画呢,
真迹,不一定要名家的,自己喜欢就好
还有各大书城里面都有书画家开工作室的,比如南山书城,罗湖书城等,这里的价格都比较贵,书法家也都是省市级的书法家,平均水平应该会高于大芬的,但是肯定也是稂莠不齐,卖价估计都是上千以上
要买经济实惠的,可以去大芬那边,主要适用于装点家居使用,比如客厅,书房放些书法作品。这里的书法作品参差不齐买的时候最好找个懂行的人给逆参考意见
最最经济实惠的还是市民中心的摆地摊的,一般几十一百都可以买一副,这里的先生写字水平就比不上前面两个地方得了
其实我也去摆过地摊,在市民中心,。。
@shuyu 要有信心,万一比比就比上前面两个的啦
恩,谢谢鼓励,一直在努力中,目前海外出差,笔墨纸随身带,从未丢弃过@深蓝血脉
伊秉绶(1754-1815),字祖似,号墨卿,晚号默庵,清代书法家,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人,故人又称“伊汀州”。乾隆四十四年举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后擢员外郎。嘉庆四年任惠州知府,因与其直属长官、两广总督吉庆发生争执,被谪戍军台,昭雪后又升为扬州知府,1802年(嘉庆七年),伊秉绶54岁时,因父病死,去官奉棺回乡,扬州数万市民洒泪送别。62岁病逝后,扬州人为仰慕其遗德,在当地“三贤祠”(祀欧阳修、苏轼、王士祯三人之祠)中并祀伊秉绶,改称“四贤祠”。在任期间,以“廉吏善政”著称。
伊秉绶喜绘画、治印,亦有诗集传世。工书,尤精篆隶,精秀古媚。其书超绝古格,使清季书法,放一异彩。隶书尤放纵飘逸,自成高古博大气象,与邓石如并称大家。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诗歌代表有: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书法代表有《难得糊涂》等
于右任(1879.04.11—1964.11.10),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斗口于村,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
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
于右任早年是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和复旦大学、私立南通大学校董等。
于右任是本人最喜欢的民国书法家,我们都知道每个字的草书写法都是相对固定的,说固定的指的是草书的写法不可以随意,固定前面加上相对二字表明草书写法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变化,比如花朵的花,就有好几种,在这几种范围内怎么写都对,但是我们现在肯定不能再创造另外的了,否则别人根本不认的,在民国期间官方书体指的是楷书,未经过简化的楷书是很复杂的,写起来也很慢,如何能快速书写汉字又能保证汉字的传统意义呢?于右任民国期间他集成《标准草书》千字文,就是想要把草书标准化然后在全国范围内在推行,后来可能是由于政局不稳,国内动荡等因素终究没能推广,但是《标准草书》有流传下来。
以为是楼主写的。
@狂飙的窝窝牛 有这水平,下半辈子不愁了
有没有书法圈子可加入的,楼主
4648083内部espace群号@歧路人
这个字我真心不喜欢,以前小学有个同学就是这种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