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航空发动机都是泪。运十上天的时候,发动机已经仿制成功了,结果项目下马(前几年爆出新闻说当时决策的有几个关键领导当了CIA的间谍),整个研发团队解散,然后赶上下岗,饭都没得吃。
二十多年后重新上马大飞机项目,找原来的老工程师、技工、还有资料,结果发现技术主力大部分去世了,或者长期改行打工退化了,而当年的技术资料工艺文件由于单位解散无人管理(当时全是纸件文档,少量电子文档也是磁盘磁带存储,早就坏掉了),全都丢失了。
由于考虑可靠性以及商飞的客户认可度,C919还是用的进口发动机,也没有自研的打算。
假如当年运十没有下马,经过三十年的技术积累,估计中国的发动机技术早就搞定了。
造化弄人啊,总设计师的战略高度还是比主席略逊一筹啊……
别的不知道,“C919还是用的进口发动机,也没有自研的打算”这句是错的,民用的CJ2000,军用的WS20都是为大飞机准备的
个字本身就矮,当然看不远咯
运十的一堆坑都被人扒了多少次了,还在这儿忽悠,也不害臊~
跟龙芯一样 龙芯要是下马了胡伟武还能装B,现在给你投资20年了还是少众市场装B
纯粹瞎扯,运十那个时代,怎么可能仿制成功发动机?至今为止,我们参考80年代CFM56仿制的WS20还没有上飞机验证,即使验证成功,规模商用也要好几年。不要去传递一些莫名其妙的小道消息,多琢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