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南京女博士的回乡见闻录:资产鸿沟
今天是正月初五,按中国传统习俗,人们都会在今天祭财神,以祈求一年好财运。有关乎资产,联系春节归乡所见所闻,从房产的角度谈谈民生吧。
先谈一个父辈往来的朋友。
四十出头,早年也曾去广东等地打工,人勤敏好学,习得了一门屋顶防漏的手艺。近些年专门在我们的苏北县城营生,开一中巴车,载着工具,四处接活。
县城里做这营生的不多,所以生意很好,活儿不断,收入也不错,据说一年有四五十万的收入。这在当地小县城,算得上是高收入了。
当然活儿是辛苦的,尤其是大夏天烈日炎炎在屋顶上干活的时候,那屋面的温度,不能吃苦的人是顶不住的。而且有相当的危险性。毕竟是在屋顶上爬上爬下的活,又是个体户,没有任何劳动防护和体制保险。
这次春节的时候去他家,终于见到了他这几年辛苦所得的成果——一栋看起来非常气派的小洋楼。此地民间,原本素重民宅。然而近年来囿于本地审美格局,所盖新式洋楼,已无复传统民居风采,只剩得拾人牙慧,款式设计落后大城市的正规别墅好几年。
这位朋友,因为心高气傲,兼之在外多年也见了些市面,不屑于乡人别墅红面砖绿琉璃的俗气,2015年专门去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地考察了一圈,并请当地设计师画了最时髦的别墅规划图纸,然后回来按图索骥地施工。
别墅外观色调清雅古朴,在周边乡间别墅的衬托下尤显鹤立鸡群。外饰所用的灰色和土黄的仿古面砖,据说也是从杭州、苏州等地采买。
屋内一层抬高,拾级而进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个大客厅,与大厨房大餐厅还有一个豪华的旋转楼梯连成一体,外加一个大客房,显得颇为气派。二层是两个套间两个客房,外带一个豪华的露台和玻璃顶封闭晒台,三楼是半阁式储藏室等。
一楼底下则是硕大的半下沉式地下室,车库狗屋农杂闲物储藏间等应有尽有。
我惊叹这屋子空间的巨大和各种功能的齐全,地下室是农家屋的风采,装饰设计有城里洋房的考究,多个带卫生间和衣帽间的套房设置,更可见屋主对生活的追求。再加上巨大的前后庭院,三百多平的占地面积。
这房子要放在南京,价值几何?
恐怕要千万不止。
听他自豪的介绍,仅就材料和施工费用,就花了百把万。
我一边感慨着,一边看着远处的层峦叠嶂。这里紧挨着当年的省道,距离县城二十公里,位于两个县的交界之处,最近的小学离这里十余里,听说不少年轻家庭为了孩子上学已举家搬到县城。
我的这位朋友,儿子今年在高薪请家教复读一年后,还是上了一所不知名的三本,学的是“最时髦”动漫专业。他也不懂,但听人说这个专业好。
在他因勤劳致富,在当地也是“高收入阶层”尤为在我这“体面城里人”面前尤显殷勤的自矜面前,我发自内心称赞,但又隐隐不安。
我小人之心地在心里计算着:其实有这么多钱,加上他的财力,首付三成,在南京、杭州这些城市的好地段弄一大三房完全没问题,投资的话弄个两三套,2015年到现在,回报率又是多少?恐怕好几栋这样的房子都“增值”出来了!
他向我咨询着儿子将来的就业和去向,并惊叹着南京房价之高。
他今后的努力方向一定是继续苦钱,为儿子在大城市有一立锥之地而奋斗。以他的勤奋,如能平安顺利,待到儿子大学毕业,也许勉强能苦到南京一套远郊房子的首付,或许还不够。但若有个意外就很难说了。
他不知道的是,如果身在南京,收入也许不高,但存在切实需求,一定也会随波逐流买了或许不止一套房。
城市的房子,不仅仅是房子,还是能保值升值的摇钱树。
最重要的是,看起来值三百万的房子,其实你只要有一百万就能拿下,有三百万你就能买三套了(特指非调控期)。
金融杠杆的魅力,是他们闻所未闻的。
何况有了一套房,还能再抵押生钱循环买入,房子的金融属性,也是他们前所未知的。
我们这些在南京的所谓城市人,其实大多数赚钱能力都不如他,我们的富足或是体面,无非是身处的“城市之势”不同,借着城市化的东风,我们的房子在大城市变成了资产,而他们一砖一瓦衔泥而筑的房子,仅仅是一个消费品,因房子而拉开的巨大鸿沟,加上眼界和视野的差距,放大了城乡之间的资产鸿沟。
于是,他在盖起了小洋楼之后,不敢稍有歇息,还要继续苦钱,为了儿子能挤进城市而艰辛地奋斗,看不到止境。
而同期具有相同资产和收入能力的南京人,应当是手握好几套房,谈论和憧憬的也许就是何时财务自由的问题了,当然也可能在为孩子教育和出国留学而幸福的烦恼。
事实上,我和先生也都在南京的大学、科研所这样的体制单位工作,普普通通,并不能使我比他更能挣钱,甚至远不如他吃苦耐劳。但我的资产是他的几倍了。
我也并不认为,我的名牌大学博士学历、教授级高工的职称又比他有多聪明智慧。
其实,我和他的区别仅仅是:我在这儿,而他,在那儿。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历来如此。
" 甚至远不如他吃苦耐劳。但我的资产是他的几倍了"
说说你手里现金吧, 资产太虚了 没什么意思
行文风格一看就是学院派
我怎么觉得像营销号又来忽悠我买房呢
LZ发出来的文章很值得深思,大家不要围攻人家,我看到这么多评论,好失望,这还是在华为,大家都不能认识到财富和金融方面的道理嘛。LZ说的话不好听,但好听的话,不一定管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