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应该没乱说,20年我觉得还是比较客观的,材料,设计,各种实验数据的积累,别人不给你靠自己摸索,真是个长期过程。就算一切原理,材料都具备,做出个稳定的版本,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然后再做几个改进型提升性能,不搞间谍活动不搞大跃进,20年我觉得能达到现在国际顶尖发动机的水平,也不容易。
不过军迷应该都知道,发动机我们也是有的,不过推力小一些,无故障工作小时数低一些(低不少,不靠谱数据大概是中国发动机2000小时以内,俄罗斯发动机5000小时左右,国际领先发动机都在10000小时以上,第一个数据各种原因下不可能准确,仅作参考,差距应该是现实存在的),军用不计成本还能用一用(低烈度局部一两个月内的战斗影响不大,长期大规模战争影响就出来了),但是民用讲究成本效益,2000小时大修/更换一次发动机和10000小时大修/更换一次,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啊,所以国产大飞机要想保证经济性,国产发动机还真没法用。
飞马座并不是RR的产品,生产它的公司比RR完蛋的更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