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自己爱读什么书吧,虽说读书应该博览群书,但个人还是有偏爱的口味。不同阶段口味会变化,小学读武侠,初中读动漫,高中读名著,大学读言情,现在最爱读历史人文。
再说说读书曾有过的困扰吧,一是阅读速度慢,二是读完忘得快。读得慢,和我们固有的教育理念有关,好像书不字斟句酌再做个记号就对不起读书,而这个执念会导致严重拖延,碰上非小说类的书马上卡壳停滞。忘得快,则和我们的思维惯性有关,如果不在思维链打上记忆的结,不忘才奇怪。这些我都有过,还好看了几本好书,让我放下执念,找到了好的方法,从此可以放松的徜徉书海。
今年的目标是读100本书,现在半年的时间读了70本。
才发现心声社区有读书板块,慢慢和大家分享读书笔记和心得吧。欢迎书友们一起交流,互相推荐好书。
有总结就很不错了,看书能被一句话打动或获得一个感悟也是莫大的收获。不划线也没任何问题,大脑很懒惰,看到你划线它反而不好好记了。
现在在看两本书《人与绩效》和《罗马人的故事》,还借了本《月亮与六便士》还未看。看书是一个自己与作者对话,自己与自己对话的过程。工作和生活的事太烦杂,总是静不下半天、一天,一口气看完一本书。
强烈推荐《月亮与六便士》,我也有笔记,今晚分享一下。《罗马人的故事》这本书也超经典。早晚看书最好,中午午休前看半小时也是极好的。@一个满哥
午休前哪有看书半小时的时间,我一般是晚上看书,10-11点,看看书,写个日记,也算是对一天的总结。为了匹配你的网名,我应该改成@穿过你的黑发我的手。@乌溜溜的黑眼珠
哈哈,你应该改名“你的笑脸”,罗大佑歌声BGM响起……@一个满哥
这个版本居然这么多页吗?
我标注的是微信读书的页码,不是纸质书。@蒂安娜一本正经
画家保罗高更的半传记故事。
个人觉得这本书还是有点偏颇了,强调:爱自己,就是做一个极度自私的聪明人,无情地切割一切对自己无用的人或事。
这样做,也对,也不对。对是因为没有遇到Mr. Right, 不对,是因为可以舍弃所有,没有敬畏,极度自私。
@v12 对,是半传记,是毛姆根据高更的些许事迹,再加上他小说家的特权,塑造的一个人物。但其实他为了响应内心召唤的决绝和义无反顾,又是很多真实的人物出现过的行为,只不过很少罢了,只不过大多数人不能理解罢了。
微信读书?
时间靠自己挤的,谁规定华为人就只能埋头锄地了呢?吸收知识是为了更好的奋斗,另,千万不要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梦想,共勉。
@乌溜溜的黑眼珠 说的好,之前我只要下班时间发一些兴趣爱好的动态在朋友圈就有人说怎么这么清闲之类的话,后面我就直接屏蔽这类人了。
@秦瘦 完全理解!闲暇时间的管理其实更能体现生活品质,这和工作努力和追求卓越丝毫不矛盾,实际上还同出一辙。做自己时间的主人,好好利用和享受它,才是真理。
记得有句话说,毁掉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忙着没时间成长。读书和思考是个人成长的重要路径。那些说没时间的,大部分也是没有多大成长的,比如我自己现在就是这样,大家要挤出时间学习和思考。很敬佩楼主这么自律,真的难得
《美国陷阱》都看完了,佩服佩服。
@一个满哥 两个月前用两天看完的,现在看《长安十二时辰》中。
我也在看《长安十二时辰》,中国版的《24小时》。整体不错,有些拖沓。而且古代的交通和通讯方式限制,感觉十二时辰内发生和解决不了这么多事。@乌溜溜的黑眼珠
当然,我现在是在看电视剧,应该改看书。。。以前看了《人民的名义》、《陆犯鄢识》。。。看完书就对看电影或电视剧没有兴趣了。
我看的是书,感觉更精彩和有想象力。这个24小时真的太紧张太长了,好人真无助啊,扑朔迷离,绝处逢生,无中生有,感觉自己的人生算是白过了,哈哈。@一个满哥
这本书太凄惨了,书中没有一个人有好下场,人生不应全是惨兮兮,更不应都是苦难结束
作者还算好的吧,呵呵。这本书的主题就是:没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多读书少吃饭
请问楼主平均每天的阅读和做读书笔记时间又多少?
我一年虽然也能读几十本,但是没怎么做过笔记,所以忘得快,学得少。今年读的2个大部头的是《史记》和李定一的《中华史纲》,稍微有点成就感。
@人在无涯 去年跑步时听完了杨照老师讲的《史记》,也很有成就感啊,呵呵。每天时间无法保证,主要是周末,但都会争取每周至少五小时。
字不错,比我的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