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所在的地球真的是非常非常稀罕的位置。比如说,在太阳系里,地球是个小个子,但是月球可是一个很大的卫星。
如果把地球、月球放在一起的地月系,其重心不在地球上,对于规避外来小行星的碰撞是非常有利的。
但是再有利的位置,也逮不准哪天还是会撞上某个 。。。
对于这个场景,人类当前是无能为力的。
好像就在7月23号就有一颗小行星擦肩而过
8月10日还有一个。统计数据看,每年至少有6起小行星临近地球事件,最近这次倒不是最危险的,前几年还有一个更大更近的。
总之,我们很幸运。不过要从时间长度看,也很正常。
我们有记忆的文明也就几千年前,而已。这点时间按宇宙维度看,也就是眨眼间的事情。 未来有没有小行星撞击到地球,答案是:一定有。
6500万年前的那次撞击,直接造成了地球 气候变化和生物大灭绝。
以后科技更发达 ,是否有手段把小行星炸掉或者改变其路线,否则地球再来一次生物大灭绝就可能是人类灭绝了
能搞定小行星攻击的技术还没有出现。
苔丝还在继续挖掘地外行星,大量的数据在收集和分析,说实在的,这块市场空间很大。
公司真的要关注基础科学研究话题,你会发现后面不仅仅是情怀。 也是实实在在的市场空间。
科技发展的几种结局:
1 当科技发展的到一定程度,每个个体将会有毁灭性的力量,可能因为少数的狂人,导致人类的灭绝。
2 科技技术快速发展,并集中在少数垄断财阀手中,人类可以做到长生,但也仅仅是满足少数人的资源需求,人类的阶层将彻底固化。
3 就像量子力学突破牛顿力学一样,未来科技的发展颠覆了量子力学,光速将不是极限,空间和时间无法束缚人类,可能一次星际的旅行,所消耗的能量是一颗恒星的能量,宇宙中的可用资源快速枯竭。
4 人力突破现有宇宙的边界,发现我们只是某一种生物所做的社会实验。
最后,我想说如果人类变成了数字化,那么将不会称之为人类,我们所说的人类是有其哲学定义的,不仅仅是一个生命体,而是有思想,有道德观,有自我实现需求的....一旦人力都变成了数字化,可以长生不老,那么可能在无尽的时间内,因为无法得到新的体验,而导致思想的崩溃,人类如果数字化,那么也是走向了灭亡。
对于 3,量子力学和牛顿力学是不同的两个领域,前者是在微观层面居统治地位,后者是在宏观世界应用良好。
两者相同点在于,都是基于 观测结果,提炼归纳理论,到应用验证的过程。
光速极限,目前看是破不了的。关于它的讨论很多,这里就上升到一个哲学层面思考下,好好思考下面这句话:
如果我们的宇宙,没有一个速度上限,那么因果律将不会存在,这个客观世界也将不能构建起来。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速度的上限,静止质量为0的速度就是最高速度,在这个速度上的任何事物,对它而言时间完全停止流动。
我们对数字化的理解还只是初步阶段。。后面讲讲数字化真实的含义。
@大盗阿里巴巴 也许我们所说的因果定律都是假象呢。比如说绝对零度一定不能突破吗?能量没有负值吗?有时候我感觉很多人都有负能量:)
说其中一种理解:绝对零度的意义,是真空中离子运动的速率决定的。你可能说真空中没有离子,其实真空中充满了暗能量和暗物质。绝对零度的值取决于这个宇宙暗能量和暗物质的分布密度。光速也是一样,光子运动受到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束缚,只能跑这么快。如果地球科技可以摆脱暗能量和暗物质的影响,应该可以超过光速运动。不过要对抗整个宇宙的普遍规律,需要的能量等级非常非常高。@布嘎
@大盗阿里巴巴 “静止质量为0的速度就是最高速度,在这个速度上的任何事物,对它而言时间完全停止流动”,将光速运动看做一种物质的状态,那光速状态就是时间静止状态。我们常见的物质不在光速状态,应该处于时间轴的负值区域?会存在正值区域吗?
@大盗阿里巴巴 或者在光速这种时间静止状态的另一边,是否会存在所有物理规律反着来的现象或世界?
"过去、现在和未来仅仅是一种错觉,虽然是极为顽固的那种"——爱因斯坦
不管信不信,前沿物理学家对 时间这个概念理解是与常识不同的。现有的物理学中,没有时间流动的概念。
时间在宇宙中并非必不可少。严格的物理推导,结论就是“时间流逝”的概念是不自洽的。
也就是在地球,在我们的世界里,从我们的感觉中,感觉到它的无处不在。
时间流动是主观的感知,而不是客观的事实。
这里有句话:我们是在时间中前进,而不是时间在前进。我们记得过去,而不记得未来,是因为时间的不对称性。
做个思想实验: 如果你们漂浮在太空中生活 100 年后,怎么定义你身边的时间?
我感觉时间是一种物质状态变化的累积结果。如熵增原理所说,世界上千万种事物在相互作用中不断的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发生的过程可以累积在一起叫做时间的流逝。但是说时间流逝,并不意味着就是说它一定有方向,它只是说把这个变化累积在一起,有这么多。所以它不可能出现负的。说什么是过去,什么是未来,只是说某个事物处于某种状态。过去,意味着该事物“曾经”处于某种状态,未来,则是该事物还没有出现但可能出现的某种状态。如果没有时间这个概念,则意味着所有这些状态其实都已经存在,只是还没有在跟你“当前”的状态“同步”。事实上如果不使用时间这个概念,很多事情都无法没法描述了。也就是说时间也可以说是创造出来为了描述不同状态间的差异和累积的。每个独立的宏观事物都有它自己的状态变化趋势,在无外界干扰下将持续其趋势不变。
无论这个人在哪里生活了多久,他都是以他自己的变化趋势在变化。只有当他遇到另外一个地球人时,才需要进行一个“对时”,但实际上只是一个简单的“对状态”,时间本身没有意义,从两个人遇到的那一刻起,时间才有意义,按哪个人的本地时间进行记录都可以。现实中所谓的“过去”只是在地球这个统一的时空里对已发生的状态变化的累积,对另外一个体系或者另外一个星球没有任何意义。
时间只有在事物间有联系才有意义
广义相对论最重要的应用成果,就是它告诉大家引力可以影响时间,在地球轨道上的卫星受到的地球引力小,跟地面上的时间流动速度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时钟校准,否则导航定位就是不准确的。 卫星导航能够广泛应用起来,就得益于这套理论。 时间流逝,取决于空间状态。
得说一下,因果律不像大家想当然地那样简单。
因果律说的是,现在发生的任何事情,都能从历史中找到原因。没错吧,大家感觉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
那么倒过来方向说,现在做的任何事情,都能导致将来的一种结果。也没错吧。。
尽管有混沌,有非线性影响,甚至反身性,但是这些没有破坏因果关系。因果关系仍是当前世界本质存在的,那么.....
在因果的世界里,未来发生的任何场景、任何事情,都是命中注定的!! (能赶上节奏么。)
那么再往下说,如果我们有一台计算机,有足够的算力,就可以精准地语言将来世界的任何事情,也就是 未来发生的一切是注定的。
那么,大家再体会一下这句话:
我们是在时间中前进,而不是时间在前进。
微观是量子世界,不符合因果律,所以你有足够的算力,也做不到微观的预测。要是在普朗克尺度下你还可以预测,你就要颠覆量子理论啦
量子领域有隐变量标识,是非局域性的。所以微观领域的预测,只能依靠概率。薛定谔方程就是概率计算的。
量子领域的现象有反因果律的存在,这是经过试验证实的。
但是在我们可见的宏观世界领域,因果律是主宰一切的。
当然,有一种物质:黑洞。 它是宏观世界的东西,但是具有量子特征,所以近年来研究黑洞的科学家很多。也有很多成果。
说到黑洞,往前多说两句。为何前沿科学对它很感兴趣,因为它天然就是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结合体啊。如果搞明白了,那就下一个万有理论。不展开说其它的,就说跟本帖主题有点相关的:信息。
按照信息熵的理解,宇宙中的信息不可以凭空产生,也不可以凭空消失。那么落入黑洞的信息去哪儿呢?
被压缩了。
黑洞在宇宙中,就是天然的数据信息压缩存储工具。把四维时空的数据,永久地压缩为二维平面,封存于黑洞视界上。
黑洞视界上的时间是静止的,永久封存,明白吗? ?
宇宙中的黑洞是常规天体,且数量众多。 多到LIGO 经常能收到 黑洞合并的信息。
个人认为它们要比能存在 生物 的星球要多得多。
宏观是由微观来组成的,如果要做宏观预测那就需要建模,精确到哪个颗粒度来建模 ? 如果是针对每个原子建模,那就碰到不可预测和测量的现象了。
对于天气活动,对于太阳的热力活动,我们没有办法精确预言,那是因为我们的 数据收集不够、算力不够。
如果思想打开,一切算力都不是问题的话。世界的未来是不是就是注定的呢?
那么再理解下: 我们是在时间中前进,而不是时间在前进。
人类基于硅基的算力,看似强大,实则原始。将来量子计算会打开一个新世界,而DNA的计算就回归了世界设计的本源。
严格来说,我们世界的每一个人,都是 DNA计算后 的一个结果。
所有的生物 遗传活动,本质上 都是在做 DNA 的数据拷贝 及存储、扩散 活动。
这里其实可以扯到玄学。虽然大部分宏观事物运行规律都是可以预测的,提升算力就一定能行。但是有一个点请别忘了。
人类行为是不可预测的,人类行为来源于意识,而意识目前还不知道到底是物质还是能量还是什么其他东西。因为这个才导致了世界的未来不是注定的
一直在强调我们是在时间中前进,那么理论上,我们也可以在时间中后退吧
@ZhangYY 这个问题,科学家是有过非常严肃的分析和讨论的。
时间往前走,本质上是宇宙的 因果关系。时间旅行在科学上是可以的,你可以去1000年之后,但是你不能回到1000年前,如果回去,就会错位因果。怎么解决?其实像霍金等一批科学家基本达成共识: 平行宇宙。
量子力学,具有反因果性,量子世界建立在概率上
所以DNA又是什么计算后组装在一起的呢,是宇宙间原子的某种相互作用的确定性的产物?那么原子又是受什么内在因素导致的相互作用呢?是质子,夸克,中微子?所以这是无穷无尽的推导。。。。。人类对本源的认识归根到底是无法理解什么是无穷。。。。。。。
大自然的各种生物本身就是一台DNA计算机
继续科普。。。
为何科学技术源自西方?
提起西方文明发源,绕不过古希腊三贤。
古希腊城邦文明不同于古典中国时期,这种自然联合共存的状态不像中国古代总是有宏观统一的思想。三贤思考更多的是生命是什么?人生什么意义?灵魂是什么?(跟我们中学时候是不是很像?) 西方哲学就是从个体出发,从人的思想自由出发。
而且那时候的古希腊不适合种地,但是地理位置好跟周边做商业多,而且周边航海频繁,这些活动刺激了数学的进步。人们生活还算富足,渐渐有人就有专门的兴趣研究数字的规律,如毕达哥拉斯之类。
古希腊哲学和数学的基础,就是近代科学技术的种子。
西方科学真正的生长是在中世纪。
罗马的解体从地缘上诞生了两个势力,东边是以传统教廷主导的秩序,西边是世俗政权主导的秩序(说起世俗,无非就是日耳曼等野蛮人创建的政权)。东边的宗教和西边的国王来回过招,教权和政权的博弈 就拉开了中世纪的帷幕。
教权前期势头压过政权,教皇随便就可以换一个国王。世俗政权怎么办?想到了人文复兴,从历史中拿出来古希腊的套路。
大家看书,有没有发现诸如哥白尼、伽利略、包括牛顿这些人多多少少都有宗教背景。
欧洲世俗政权为了自身利益,明里暗里支持着这些人的自然科学研究。这些科学研究成果就成为了打击宗教权威的工具。
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从宗教传说到认识人们所在的大地原来是个球。等等。
这一系列的科学成果,让教廷在民间的威望节节败退。
(地心说,别以为那么容易被扳倒,期间教会烧死了不少人,最终坚持的科学成果,让教皇教廷威望受到严重打击)
科学研究是这样子被保护和发扬起来,成为政权扳倒教权的得力工具。
思辨术,是西方直到今天西方政客们必备的基本素养。简言之,就是辩论,西方人的能说会道,就是从罗马广场开始的。
你看中方、或者说亚洲人,跟西方人在一块。我们往往都是木讷很少发言,西方人就会滔滔不绝地讲到下班。
(能理直气壮地胡说八道,把黑的描白,死的说活。这事情,在中世纪经常有,教会辩论。不要以为好玩,辩论失败方的结局往往就是直接被烧死。所以嘛,你看那些西方政客个个胡夸海说,不会胡说的不行啊,那些不会说的基因早就在中世纪就被烧没了。)
伽利略。
不同于光靠嘴皮子去辩论日心说,还是地心说。(说得太多,总慢慢有人不想说了)
他用了另一个方法:实验。
利用初步的数学工具,加上望远镜观测的数据实验相结合,用实验取代思辨,倡导数学方法来解释观测现象。
彻底钉死了地心说,并开创了用科学的方法驳斥教廷错误的先河。(他本人被教廷终生监禁,并写了半辈子的悔过书)
自此,科学终于萌生。
然后,上帝安排了牛顿来解释万物。
智人时代的终结。
现在人类都是智人,意思是,如果我们穿越回去1万年,看到的部落人,跟我们长得是差不多。
可能他们更矮小、更瘦弱、更邋遢,除此外,其它与我们没有什么不同。所以现在的人类文明,可以叫智人的文明。
下一阶段,我们将会接受另一种“人”的出现。
这类人跟我们除了身体构造不一样,其它沟通可以完全一样。
打比方说,将来你会遇到这样的人,他的身体构造可能有机械臂,除了关键器官,可能大部分器官都是人造的。
你会接受"它 "是人吗?我认为初期是很容易接受的,比如家族亲戚部分原因,做了一些改造。但是情感和大脑的交流完全无碍。
进一步地,如果生物技术够好,人可以通过改造大脑,移植记忆和意识到人造物体上,你会接受“它”是人吗?
会接受的。这个“人”,呈现出来的样子可能是一辆汽车,可能是一个飞行器。但是你跟他的交流就跟亲人的交流一样。
或者“它”,就是你的亲人移植过去的。那么你会接受“它”继续是你的亲人吗?
这个时期,这个时候的“人”,就跟我们现在社会的智人完全不同。它可以有无止尽的生命,
如果需要,甚至可以移植到克隆人体上,直接复活。 最终的数字化人类世界,就是这样的图景。
智人的时代,也就在高度发达的数字化技术中,走向了终结。
昨晚上刚看了阿丽塔
@第5个账号 有什么想法,能接受未来这样的人类世界吗
可以接受,但是我的有生之年应该是见不到这种世界。所以我说接不接受都没意义 @大盗阿里巴巴
这种人就变成初号机了吧。。
@大盗阿里巴巴 我还挺期望能一定程度上实现永生呢,我不想死!!!有人说50年内就可能发现细胞永生/器官再生等重大生物科技,赶紧攒点钱到时候重建肉身把
不是学物理的,但是对这一块非常感兴趣,说下我的看法:
我目前的观点,可以解释费米悖论的是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虚拟世界里,原因如下
1.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可以制造出人工智能,那是否人类就是神制造出来的人工智能。从亚当和夏娃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最开始的人工智能是亚当和夏娃,偷吃了智慧之树后被驱逐出神的世界,在我们的宇宙中孤独的成长繁殖
2.光速不变,信息传递的速度永远超不过光速,感觉好像我写计算机程序时设置的最大变量,光速是神给我们设置的最大变量
3.量子力学,量子力学需要观察,不观察的时候你不知道微观世界的粒子究竟在做什么,只有观察的时候微观的粒子才存在并且有规律的运行。这是不是好像我们写程序时设置的变量,不用的时候为了节省内存没必要赋值,只有用到的时候才将其初始化
如果我们真的生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中,我常常想,我可能只是一个进程,并且寿命到了就可以被扔进回收站。但是量子理论又让我相信我的信息一直都在,也就是我可以被循环利用,也就是可以轮回转世。而且我也是一个唯心理论者,这个宇宙是由我决定的,我活在自己的平行宇宙中,所以目前为止我还是过着自己希望自己过的生活。
我不明白为什么大部分人都过着被安排好的生活,对人类的由来,生存的目的毫不关心。人类被束缚在高楼大厦中,早就不会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对世界缺少敬畏,对宇宙缺少好奇,幸好还有一批人坚持着,还在探索着。看大刘的《朝闻道》才意识到我也与里面的人存在着一样的想法
四大力中,我们真正生活中80%是跟电磁力打交道,20%跟引力打交道。
@大盗阿里巴巴 可能还有一种力,目前只能描述为暗能量所产生的聚合力,或者阻力。
可能还不止一种力,可观测宇宙,有95%我们都无法解释,那不可观测宇宙中的呢?
所以一开始,我就抛出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 人类文明对于宇宙的科学认知是有上限的!!!!
暗物质、暗能量里面有没有人类尚未知的第5种,第6种基本作用力,谁知道?
在对基本宇宙缺乏深度认知下,去追求大统一力,有意义吗
科学家总是偏执地想把上面4种力统一起来,发明了高维空间,弦论等等。
实际上,宇宙如果远远不止上面4种力呢?还有40种基本力,我们还没有发觉,怎么办呢?
比如暗物质、暗能量。暗能量是宇宙的主宰,暗物质是星际结构的主宰,我们可观测的一切现象其实在这个宇宙里都是归于Others里面的。
凭什么就断定,我们离“圣杯”就不远了。
生存是物种最重要的目标,本帖就是围绕生存话题的终极讨论。
要延续人类文明成果的唯一可行办法,就是完全的数字化。
至于“圣杯”这个话题,压根就不是留给人类去考虑的。
这段话,不知道读者能否理解。
潜心研究统一场论,或者类似话题的研究,终究是空耗资源。
在正确的科技方向上,压上有限的资源,实现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终极突破。
数字化人类文明,并于这个危险的宇宙中长期存续。
以上便是本帖的隐喻,也是仰望星空的终结答案。
这就是一个最朴素的哲学命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大盗阿里巴巴 这些公式都只是描述了力的数学应用属性,并没有解释力的来源,力的本质究竟是啥?为什么空间弯曲就要产生引力? 甚至简单的,为什么磁铁之间会产生“力学”现象? 如果不弄明白“力”的本质,我们就无法创造出属于我们发明的“力”来,如果我们弄明白力的本质,那么宇宙基本上也仍人类遨游了。
达尔文到底说了什么?
生物技术,实现对生物体的改造和控制。
达尔文带来的是人类思想世界的改造,在他的观点之前,对于人的看法,多少带有神性。
从亚当夏娃,到女娲造人,人类社会 都是把人自身看作神 的子孙。带有宗教性质的,天命之身,独特唯一的存在。
然而,生物进化告诉大家的是,人,本身跟我们看到的各类动物没有本质的不同。
都是为了适应环境,从湿漉漉的地球海洋中进化出来的一种物种。
前面表达过观点,能代表20世纪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图腾,不是相对论、量子力学、也不是计算机和互联网,而是生物 DNA !
前面的观点往下讲:生物的自然进化过程,就是一个DNA算法自我迭代更新的过程。
不久前的基因编辑事件被叫停了。
叫停的原因有很多种,有一种我认可,就是不可控性。单不管怎么说,500年后再来看看这事情。一定又不一样的看法。
基因编辑,就是在编辑生物本身。可以大大加速生物自然进化的过程,进而塑造完美的未来人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受到,包括杂交水稻、还有各类转基因食物,其实都是在做一样的事情。
只不过,当这事情发生在人体自身身上,意义不一样了。
因为,它从根本上动摇了人类潜意识中的人类唯一性。
一旦这事情放开,就像“地心说”被彻底钉死那样,各种各样的“人类”将会涌现出来!
至少,当前的人类社会舆论就是不自觉地扮演了中世纪教廷的作用:人类唯一性,不能被否定。
按前面的观点,人类也只是想把自身的DNA最大化复制下去,所以不想搞出其他“人类”DNA来抢资源
这要看到DNA更本质的诉求。DNA本质是要复制自身,至于承载DNA的介质是智人的身体,还是其它介质,不是关键问题。
打个比方说,现在的人造的牙齿、骨骼等器官,其寿命和可靠性要比自然生长的好。如果将来换上一个身体,永远不会得病、不会衰老,一切功能和感官与现有的一致。。
你会介意换上这样一幅身体吗?
如果全是人造的,那就没有DNA可以复制了,好像这不是DNA想要的吧。
人为什么会衰老呢? 如果能发现衰老的原因就能能跨越一大步了
@有女初成 线粒体,每一次细胞分裂,就会少一点,然后新生细胞挺不住细胞老化死亡、人就衰老了。
生物界有长生不老的物种,比如某种水母。老了还可以变年轻,转化成人类世界的话,就是你可以在8岁和80岁之间任意切换,惊不惊喜?
时间,哲学性的思考一下。
我们说的时间,比如1年,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圈。
这个时间有意义吗? 比如说我们的世界会在意 每时每刻 电子绕原子核绕了多少圈吗?
对于宇宙空间而言,绕1圈,绕1亿圈,还是绕1万亿圈,有多少区别呢?
可能对个人,区别很大,一个智人的生命不过100年,这100年从0开始,以0结束。
我们的宠物生命不过10年,留在生物体的记忆也就是10年。
肉鸡及大多数生物的寿命不过10天,留在生物体内的记忆还度不过春夏秋冬。
树的寿命可以有1000年,对于它而言,可以经历几代人的生老病死。
在科学的前沿,对于时间的理解,跟常识有更大的不同。
从高维角度看,常用世界线,来串起每个时刻相对的事件先后顺序。
在宇宙空间里,没有标准时间,星系内侧和外侧的时间流逝速度不同。
时间,仅仅就是串起我们这个世界记忆的一种度量方式,本质是因果的传递
我觉得这还不够深刻,时间的本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可以认为基本粒子等等)基于自然数学规则的计算结果不断刷新,我们看到的现实可以认为是计算结果在我们的三维世界上的投影或者隐射,但问题是这个计算所采用的算法是永恒存在的,似乎从不受因果传递影响,这才是最可怕的,就像欧拉公式的存在一样奇葩,也许什么时候算法被“偷偷的篡改一下”我们也无从可知,感觉我们的世界真的很想一个虚拟世界,为什么会存在永生不灭的规律呢(比如勾股定理)?要知道原子也有自己的寿命,黑洞也逃不过蒸发的结局,但是数学公理却能永生不灭!
基于此再深入探讨一下,如果人类想改变我们看到的宇宙的大寂静的结局,可能就需要改变这些基本的数学公理,让(我们所看到的)物质的基本运动规律发生改变(这样计算结果才会逆转,就像反函数之类),达到聚离有度的结构,从这个维度大胆猜测:完整的宇宙应该是2极的,就像电池的正级和负极,假设我们处在正极的宇宙中,那么另外一级宇宙中的所有认知应该都和我们的认知是相反的(包括数学公理),而且这2级宇宙绝对互斥,没有连接通道,任意物质,生命体,绝无可能同时这经历2个宇宙。
我也认为时间是主观的,客观上时间是不存在的。因此不存在时间维度,也就没有后面的4维、5维。。。十维、多维和平行世界了。
生命有生老病死,这个过程其实是一系列化学反应,我们感知的时间变化,本身是我们的感觉器官 对周边世界的一种感知。
从时空维度看,时间既不会增长,也不会减少,它是客观与空间一并存在。
@大肥喵 应该是以光速状态为分界点,光速状态时间静止;光速以上的事物规律,和光速一下的事物规律,应该是相反的。因为我们处于光速一下状态,不可能观察到相反规律的现象,只可能看到经历超光速之后回到光速一下事物的结果。
物理学讨论到比较终极的问题,基本就快上升到哲学了。
进化论和神创论哪个才是真相,也许两个都对?
如果自然进化论是对的,智人世界发展到如今这个样子,本身就像是一系列不可再现的巧合的结果,随便哪一个巧合没有实现,现在的世界也就不复存在了(世界线变了),当然也可能人类以及地球已经毁灭重生轮回过无数次了,如果神创论是对的,那么不可解释的问题推给神就好了。
我本身相信神创论和进化论都有部分是正确的,当然这个神并不是圣经里的那个,而是进化更早更先进的“人”,你称呼他“工程师”或“花匠”都可以,总体而言,就是《普罗米修斯》里的设定。毕竟寒武纪奥陶纪两次生物大爆发,怎么看都像是有人往花园里撒了一把种子。
再看看地球所处的位置,也不像是宇宙里能唯一独立发展起来的文明。至于为什么还没有发现其他地外生命,一个孤岛上的猴群,哪怕已经掌握了用树枝掏洞和用石头砸龟壳的技术,距离能发现距海岛500公里的大陆上的人类还差的很远。智人的技术发展已经很慢了,大多数智人还在忙于战争、奴役、欺凌其他更弱小的同类,而不是把资源用于科技的探索。只能说智人这个种族真他X的劣等。(摊手)
坦率的说,完全不依赖于外界,人类自然进化成现在这个样子,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有没有靠“工程师”的自我牺牲,我觉得没有。(只有看过电影的,才懂这句话。)
我认为,生命起源,最不可逾越的是 DNA 的出现,而不是智人这个物种。。
当然地球的环境非常宝贵,但是就宇宙数量而言,遇到一个这么完美的稳定的星球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为何夜空静悄悄。因为宇宙对有形存在的 生命并不友好,有幸能发展到今天,并不代表就没有世界末日的那天。
@大盗阿里巴巴 不不,工程师的牺牲不过是电影噱头,你完全可以想象成“上帝造人”“女娲造人”“多莉羊的诞生”,另外,按照费米悖论,整个宇宙中,类似地球这种环境的行星数量多的数不胜数。
是不是有那么多,要看观测结果,苔丝还一直在工作。近年来发现的地外行星数量猛增,有无可能找到第二地球?
看数据结果吧。
@大盗阿里巴巴 这个认同,DNA的出现是关键。但是谁设计DNA的机制。这个如同深度学习里面的模型设计,关键的部分是loss函数。也就是奖励函数,这个写好了,模型就可以自己迭代进化。生命最奇怪的地方就是"用DNA进信息传递"做为奖励函数这一问题。感觉从进化还是意义上都无法解释.
我还是相信DNA也好、人类智慧文明也好,都是自然演化的产物。不是神明的创造。
仰望星空。
熟知历史,可以预感未来。
古希腊的哲学和数学功底,垫底了近现代科学基础。
中世纪物理学的发现,铸就了当今整套智人科学技术的架构。
哲学-数学-物理 代表着 思想-逻辑-实证
三位一体,这就是人类科学技术的根基,科学技术发育的胚胎。
近年来,哲学有发展吗?数学有大发现吗?物理60多年没有进展。
这些预示着一个事实:智人离自身能理解的科技理论上限不远了。
套用一句俗话: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快到天花板了。
离天花板还有一厘米、还是一毫米不重要。
问题在于,我们已经在那个点上了。
现代人类文明要解决的大问题是 消除贫穷与发展的不均衡、需求长治久安的全球治理方式、以及新技术应用的经济增长点。
最近的“基础物理特别奖”公布了,给了三个做超引力理论研究的人。
个人看法,实在有点莫名其妙。因为他们的成果,就是那种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理论。
基于超对称理论。问题是,超对称存不存在也是那种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架构。
物理学家总有一种偏执,非要去追求那种统一,非要去追求一种完美的对称。
我一直认为,要统一四大基本力的工作,是白做的。
为什么? 因为我们仅仅是在地球环境中找到这四种基本相互作用,而对于宇宙维度的数据分析,几乎处于无知的水平。
比如超流体态,比如波色-凝聚态 等等这些物质形态中有无其他未发现的相互作用?
有种理论认为暗物质是超流体太,它跟普通物质的作用是什么? 科学前沿有太多的乌云。。
就这么简简单单地统一四种相互作用,搞的弦论还是其他什么理论,仅能代表你的学术水平,但不是科学发现。
8 月中旬,不知道摄影爱好者会不会辛苦一下。
英仙座流星雨。
大学时候,受F4 影响,对流星雨一直都认为是很浪漫很好玩的一件事。
后来发现,每次流星雨原来都是地球同近地轨道小行星的擦肩而过。
英仙座流星雨应该是最有名的流星雨事件,其母体是塔特尔彗星,我们看到的流星雨一般都是彗星尾部被撕裂的碎块坠入了地球轨道。
塔特尔彗星其轨道同地球高度重合,且体积巨大。有过预计,如果它撞上了地球,释放的能量比6500万年前造成恐龙灭绝的小行星多20多倍。6500万年前的撞击直接导致了地球75%的生物灭绝和气候变化。
幸运地是木星的存在。每次彗星扫过地球轨道后,都会被木星的引力扭曲一些轨道参数。后面3000年,这颗彗星还是撞不上地球的。
要相信,我们安详幸福的生活背后,是有无数人的默默付出。
天文学家们,其实一直都在 很仔细地计算着所有可视范围内的 小行星轨道,力所能及地做着预警工作。
当然如果探测不到的,就没办法预警了。
转一个发文:
http://w3.huawei.com/info/cn/doc/viewDoc.do?did=11469053&cata=21072
前面表达过,任何商业成功的极限就是物理定律。
量子力学是芯片技术的天花板;
香农定理是通讯技术的天花板;
在到达天花板之前,什么技术创新、研发投入都可以砸投资进去。
怎么砸,怎么也会砸出收益回来。
但是当快要碰到了物理定律的天花板时,思路就不能这么玩了。
大量的科幻作品都把人类最终目标设定为“肉体消弭,精神飞升”,倒是跟中国的神话体系挺像的,出窍,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