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东西还真难吃,清汤寡水,没一点味道,就连他们引以为豪的烩面,胡辣汤也是购差的,跟陕西的面食比起来差远了,河南人是最不会做吃的了,没有一点特色
@栉风沐雨 你和这漫画里的地域黑、键盘侠一模一样。
我的话里面哪儿黑河南了,我只是就事论事,只说了他的吃的不好,我有说人不好吗?就像大家都说湘菜辣一个道理@大开大合
@栉风沐雨 只能说明你不会吃喽。
@栉风沐雨 有一说一 河南真心没啥吃的
这个可以赞,河南生源质量不错。
话说当年参加高考,河南愣是一所211或985都没有,别提多惨了
不是这个,我都不会把孩子户口转出来,河大百年名校,把一个专业转到其他学校,都足以学校成为名校。就是这样,河大一直没有人才补充,连211 985都排不上。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省,只有一所211,河南人是有多惨。
国内多少名校是当年河大老师调入才提上去的。。。。 。。@摄不动了
@勿休 so? 说明啥呢? 还是说明河南没留住人啊,为啥留不住人呢
中原人在此,河南是华夏文明发源地,毋庸置疑,其他的都是蛮夷。
河南人的普通话是好的啊,怎么会不好,河南的小朋友不用上学就会普通话,普通话就是北方话为基础的,个别语调注意一下就可以,南方人讲普通话却是本身没有优势。尤其出播音员,国脸李瑞英、朱军(祖籍)、任鲁豫……一大堆。
不过实在不喜欢郑州的环境,雾霾大,到处工地,不过地铁完善以后应该不错的。北方的冬天大部分都比较灰暗。
不喜欢车站外面喊着拉客的,还有人情的一些东西,不文明的事情,不过他们回到家也都是很好很平凡的人。
这可能属于文明和传统处事方式的冲突,你以为古装片里的群众都那么“文明”有礼的吗?中原从古到今是商业中心,八方来客,难免有精明、算计和投机,过些年,中年一辈不再活跃之后,年轻人应该会带来新的规则。不过全球化和交通四通发达,可能以后只有统一的文明,没太多差异了。(这是我自己想的,不一定对)
河南人还是聪明的,理解力不错。地处中原,可能还是历史原因,文化交融。
河南人学习真的很努力,实在,给它一个支点,它可以做得很棒,不过国家的政策貌似不太偏爱郑州。
对于华夏民族来说,中原外,沿海、西部,这些都是新的概念,全球化带来新的机会,中间位置反倒削弱了。中原人四散到全国各地(学校质量不错,但是只有一所211也是无语,学生都尽量往外考),留守的可能锐气没有那么大。
别不尊重中原,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这是真的。精神是有的,人的文明和城市面貌需要提升。不过要想改变它,比深圳难多了。
我是蛮夷我自豪,你们中原人还不是被我们鲜卑人各种花式吊打
这话说得很容易被反驳啊,再怎么吊打,还不是被同化了@紫色燕尾蝶
@紫色燕尾蝶 鲜卑人,你的身份证写得是不是汉族?
@测个球球 我也没说我不是汉族~~~~~~我也没打算改回去姓拓跋好么~~~~~~~~~~~
但是,我看到层主第一句话我就想说:是想开地图炮么,那就开呗。
汉族本来就是个多民族融合的结果,非要说的话我说层主也不是汉人。你说除了你们都是蛮夷,那我是不是可以代表客家人给你们来一句:都让让,我们才是正宗的。
再往大说,是不是可以扣一个“煽动族群矛盾”的帽子?何况还本身就是一个民族。文章说的是让大家改变对河南的偏见,我承认我去过郑州以后是感觉和传说中的不完全一样。但是到了你们这怎么就成了除了你们河南就全是渣渣的这种调调了。
既然你作为中原人要嘲讽我们,那老子就要说:我就是蛮夷了怎么地。别忘了正宗的汉人是被谁赶到岭南去的,别忘了汉语读音是怎么从客家话演变成四声调的普通话的。老子就是蛮夷,不光占了你们的地方,打了你们的“草谷”,还全面接手了你们的文化,你们的“神器”。
@紫色燕尾蝶 是汉族不就完了,扯那么多别的,你替谁抬杠呢。语有偏颇指出来不就可以了,抬杠就没意思了。
普通话的“1893” = 山东话的“一把旧伞”
@柳听寒 我们那边是咦拔纠sán
@犀利妹 哈哈,我不是山东人,我只是听说过这个梗
@犀利妹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