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家
1997年,我7周岁了。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去年底曾祖母去世了,这个家族没有了大家长。随着曾祖母的离去,一系列连锁反应产生,我的生活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推倒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的,是我叔叔婶娘。97年的那个春天,我太太过完六七没多久,他们就开始闹着要分家。婶娘说堂妹还小,还没满周岁,古话说不满一岁的孩子七魂六魄都还不安稳,曾祖母刚去世,孩子小怕冲撞了。
我奶奶说:年年是她亲曾孙女,她在天有灵护着还来不及呢,不会冲撞了她的。
我叔叔婶娘不依,坚决要分家。
我爷爷气得拍桌子。
爸爸那一辈每家都有好几个孩子,女儿嫁出去不算,兄弟不管几个,一般都是和父母一起生活,赚的钱交给父母管,大家庭的所有人的支出都是由家中长辈管,小家庭顶多就留点零花钱。
我们家也是这样,我爸赚的钱都交给我奶奶,我爷爷的工资也是给我奶奶,奶奶统一支配,管一大家子的吃喝用度。90年代初,大家都赚得不多,我奶奶就拿着这些钱东挪西借的,把一大家子维持下去,也是很辛苦。
我们家人很多,姑姑出嫁不算,到我堂妹出生,我们家有十来个人。
首先是两个太太,除了我太太还有我二太太,她是我爷爷的婶娘,一辈子只生了两个女儿,两个女儿都出嫁后她没人照顾,我爷爷把她接过来。印象中她话不多,人也平和,在家里没什么存在感,她也长寿,在95年去世,比我太太早一年。下面是我爷爷奶奶,我爷爷奶奶养活的孩子就四个,我大姑姑比我爸大八岁,早在我出生之前就嫁人了,也不大回家走动,我对她没什么印象。再来是我爸爸,然后是我姑姑跟我叔叔,他两是龙凤胎,我姑姑大两个小时。下面还有一个小姑姑,不是我爷爷奶奶生的,她是我爷爷堂弟的女儿,她尚未满周岁的时候,我爷爷的堂弟就因病去世了,后来她妈妈很快改嫁,没带着她,我奶奶抱过来养。她名字里有个云,我叫她云姑姑。她待我也很好,虽然总在上学不在家,但放学回来了也会先跟我玩一会儿。我爸爸我叔叔成家,加上我妈妈我婶婶,我和我堂妹,十几口人。
正经在赚钱的就是我爷爷,后来加上我爸爸我妈妈。捉襟见肘,我奶奶这家很不好当。
这种大家庭的运作方式也有好处,一来是能够集中各自手中有限的资源办事;二来兄弟间能够互相帮衬,大的先工作赚的钱补贴小的读书,小的出来了一般大的也要成家了,小的再反哺大家庭,帮哥哥先结婚;等哥哥安定下来了,赚得钱再补贴给弟弟成家;别人家要是兄弟年纪差不多操作起来还比较困难,但我们家我爸爸比我叔叔大7岁,我爸先毕业,赚的钱给家里,让弟弟妹妹们读书;不过我爸爸结婚的时候,我叔叔还没毕业,我叔叔也使不上力。三来大家住在一块儿,老人也方便帮忙带小孩儿,要是有几个孙子辈,老人也有都给顾过来,让小辈们可以安心去工作。
但说一起生活,也不是说就一直一起,一般呢会等最小的儿子的小孩儿开始上小学,这时候如果儿子们愿意分家的话,家里老人就会安排。这也是长辈们的良苦用心,孩子放在大家庭养到上学了不需要人专门照顾了,分家了也不影响小辈工作;等最小的孙子辈都六七岁了,大家庭其实也缓过劲儿了,如果大家齐心协力的话,家里也能给小的也另建一处房子,也算有点基础让各自的小家庭能够开始新生活。
2. 5毛钱的文具盒
按照规矩和计划,天天家要真的分家的话,应该是等天天堂妹上了小学之后,大概还要过个五六年。天天叔叔婶娘这时候闹着要分家,不太合适。
这种孩子还小,由小儿子带头闹着要分家的,也不是没有,但也实在是很少。一般都是长辈偏心,小儿媳妇气不过要分家;或者大的不顾着小的,小的心里不平衡;再或者是大家都实在太穷了,绑在一起也过不好。
天天家后两个都不存在。
天天爸这人,别人不知道,天天是知道的,她爸赚的所有钱都归公账,连点零花钱都没给我妈留。天天妈也争取过:“留个十块八块的也行啊,孩子要买衣服什么的也不用都找奶奶,再说我也这么大人了,总不能买个内衣都去找奶奶伸手。”
天天爸都不答应,说:“真要用的,我妈不会缺了你们的。”
说多了天天爸妈还打了一架,天天还记得妈妈为这事被爸爸打了之后,来找天天哭诉。
七岁之前天天爸妈把她放给爷爷奶奶带,天天妈每隔两三个月回来看她一次,每次给个2毛钱,都得偷偷的,不能让她爸知道。95年天天上幼儿园的时候,有铁的文具盒了,印着画儿可漂亮了,天天跟妈妈闹着要,好像要5毛钱,天天妈实在拿不出,又被烦得不行,领着她去找奶奶。
天天奶奶说手上拿不出,等天天上小学了学写字了给买。奶奶也没说谎,那段时间家里钱紧张,95年初刚把天天姑姑嫁出去,不说风光大嫁吧,也不能让她去婆家抬不起头。家里能拿的不多,奶奶已经在四处借钱了。
姑姑心疼家里,把自己存的钱拿出来给自己办嫁妆。姑姑的嫁妆跟她同龄的姑娘比,也就是个持平,不好不差。姑姑出嫁的时候奶奶抱着她哭:“儿啊,你是最懂事听话的,做妈的对不起你,你不要怨恨妈妈。”
姑姑也哭得不行,说:我婆婆人好,不计较。还有弟弟妹妹没成家,我这已经很好了。
天天奶奶给姑姑塞了二十块钱压箱底,姑姑哭着不肯要。
奶奶劝:“再多妈妈也实在拿不出了,哪个姑娘出门没点压箱底的。这十块钱算我跟你爸给你的,另外十块算你哥哥嫂子给的,以后念哥哥嫂子的好。你嫁过去了要孝敬你公婆,好好过日子。”
钱确实不多,天天妈结婚的时候,天天外公都已经病得快不行了,看病花了不少钱,还有20块压箱底呢。这都又好几年过去了,一般都有个好几十,好一点的人家上百了。
天天妈也在旁边劝,姑姑哭着接了。
95年那个早春的2月,天天姑姑刚出嫁,叔叔的婚事也就提上日程了。其实叔叔也早在议亲了,那边等天天家筹好了聘礼去定亲。家里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瓣花,奶奶也实在没办法,跟天天保证,等她上小学了一定给买。
天天那时候不懂事,一定闹着要。天天爸回来看到她在闹腾得不肯停,怎么哄都不行,火气上来抽了天天一巴掌,啪一下天天脸立刻就火辣辣地疼,哇哇大哭。
天天妈也跟着哭。
天天爸也是大直男,不知道哄哄,开口就骂:“你跟着哭什么?孩子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吗?跟着闹什么?”
天天爸要哄哄可能就没事了,哪怕不哄,好好说话也行。他这么说天天妈火气也上来了:“我们也是自己赚钱的,怎么孩子连个文具盒我们都买不起?我嫁过来五六年了,在你们家这么大的一点主都做不了吗?”
天天爸板着脸:“你别胡搅蛮缠啊,我妈亏待你了?再说天天要什么你就给什么,一时半会儿等不了,不是答应了上小学了买吗?”
天天妈抱着天天哭:“你凡事都向着你妈,想着你弟弟,我要什么你不给就算了,你自己女儿要个文具盒都给不了,还下这狠手,孩子脸都打肿了。就看你弟弟能不能领你这份情!”
天天爸眼看要动手,奶奶赶紧过来拉开。跟天天妈说:“是我对不住,现在实在是拿不出来,等天天上小学了,说什么我都一定给她买一个,买个最漂亮的。”
天天也不闹了,知道闹也要不到了,这都挨了打了,要是能给,爸爸和奶奶肯定给了。
现在5毛钱不是事,要有个5毛钱掉地上,天天可能都不一定去捡。但那时候真的就难住了天天爸爸,想着弟弟要结婚,为个文具盒抽了天天一巴掌,把天天打得哇哇哭,最后也没给买。
3. 建个新房子盼永恒
虽然没有钱,但是要说实在过不下去了,也没有。那段时间钱紧张,也是因为94-95年天天家刚修了三间平房。那时候别人家都还一家老小挤在几间瓦房里呢,天天家已经有了两个院子。
建这个平房爷爷奶奶也是有考虑的。
一来是现在的房子实在是不够住。
天天家老屋是4间瓦房算正屋,坐北朝南。左手边有两间小屋,估计一间也就不到8平米,一间做厨房,一间放杂物。那时候四间瓦房不算少,但天天家真的人多。一间做堂屋,也就是客厅,正屋东边的一间给天天爸妈做的婚房,天天爸妈带着她住。正屋西边的那间给天天爷爷奶奶住。最西边的一间天天太太和二太太住。两间房挨得近,方便天天奶奶照顾。天天叔叔,姑姑,云姑姑,之前都挤在天天爷爷奶奶房间里。天天爷爷没办法,大多是去单位宿舍睡,天天奶奶带着三个孩子住一间屋,床就是木头板子搭的。天天姑姑虽然马上出嫁,但天天叔叔也眼看就要成家,云姑姑也上初中了,是大姑娘了,也不好再跟伯父伯母(天天爷爷奶奶)待在一间房子里。
二来,兄弟两成家了,长远看也不适合两家人一起生活。天天爷爷奶奶一咬牙一狠心,就另外找了个宅基地,离老宅子也就走路10分钟,再建了平房。
房子的设计天天爷爷奶奶和爸爸是用了心的。
首先的地基打得特别扎实,那时候已经有楼房了,虽然天天家暂时还盖不起楼房,但是按照建楼房的要求打的地基,想着将来有钱了,把屋顶掀掉就能改成楼房。
其次是房子的设计,朝南三个大开间,中间是堂屋,左右两边房间一样大。楼梯不从屋里过,单独建了个楼梯间往二楼,规划中二楼会先有一个公共走廊独立在二楼房间外面,以后谁从走廊过也不会打扰到屋里的人。房子一楼二楼都各有一个卫生间。在他们的计划中,一开始两兄弟一人一间,等后面盖了楼房了,就一人一层。房子有个很大的院子,以后两家的厨房和杂物间也各占一边,既住在一起,又互不干扰。
那时候没预料到后面的事情,爷爷奶奶,包括天天爸爸都以为,这个房子会是他们兄弟两一起住几十年。像他们祖祖辈辈们一样。
可是,要知道,房子修得再坚固,若人心不齐,也会像一滩散沙,风吹就散。
94年开始动工,因为没钱盖到一半停了一段时间,天天爷爷奶奶到处去借,三间房盖了大半年,到95年天天姑姑都出嫁了才建完。计划着天天家从老屋搬出去,这样老屋这边就能空出一间,给云姑姑住(修房子的时候天天太太还在,身体很好)。
叔叔成家就是直接在这个新房子里。按说天天家也要搬过去,但天天爸妈常年不在家,也没空搬,他们不在家,云姑姑带着天天住她爸妈的那间房,也是暂时安顿下来了。96年底是准备趁过年前搬的,日子都看好了,但太太突然出事了,顾着办她的丧事,也就耽搁了。到天天叔叔闹着要分家的时候,那三间新房里只住着天天叔叔他们一家三口。
新房子建的时候欠了债,4560,这笔钱后面会在这次分家风波中扮演重要地位,天天记得非常清楚。那时候收入低,这也不是笔小钱。但也不是特别大的问题,天天爷爷马上退休能一次性拿到一笔退休金,虽然退休之后收入不如以前,但每个月也还有退休金,而且老人都已经养老送终了,家里孩子都成家了,就剩云姑姑,她结婚还要几年呢,到时候送她出嫁也不是大问题。
早就过了最困难的时候了,而且,天天爸爸和叔叔都在赚钱,一家人齐心协力还债也很快,日子是在向好的。
天天爸是长兄,没有亏待也不自私,家里更没穷得揭不开锅,小儿子儿媳这时候闹着要分家是什么道理?
天天爷爷奶奶当然气得不行,不同意分家。
5.偏心
天天叔叔婶娘铁了心要分家,天天太太二月份过了六七,三月份就开始闹。不分不罢休。
闹到5月份,见天天爷爷奶奶很坚持,天天婶娘就带着堂妹回了娘家,说天天爷爷奶奶偏心,不分家就不回来。天天爷爷奶奶派人去请,不肯回,后面天天叔叔也住到婶娘娘家去了。
天天爷爷奶奶差点没被他们两给气死。僵持了两天,爷爷奶奶还是没松口,天天婶娘娘家来人了,左邻右舍地说天天爷爷奶奶偏心。闹得风风雨雨的。
天天爷爷奶奶偏不偏心呢?
天天妈觉得爷爷奶奶偏心,偏心天天叔叔婶婶。
天天妈也满肚子委屈,说:“你叔叔他们结婚的时候,办婚礼大家庭出钱,但是你婶娘娘家那边的份子钱就没有走公账,直接就是你婶娘收了,到现在也没交出来。我结婚的时候所有钱都是走公账直接给你爷爷奶奶的,我碰都没碰。
再来,当时我怀你的时候,到你出生我都没有吃过什么像样的东西,你外公托人送来两只鸡,炖个鸡汤,两个太太要先分,你两个姑姑和叔叔都小,我做嫂子的也不好让他们看着,你生下来瘦得不行。你婶娘怀你堂妹的时候,你叔叔三天两头去买肉,没钱就记账,反正你奶奶会去还。要说是我结婚的时候家里没钱,现在也不富裕啊,欠着一大笔债呢,你爸在外面跑生意,连碗面都舍不得在外面吃,不都是想要把债务赶紧还掉吗?
这些都不算,你叔叔也工作两年了,一分钱都没给家里交过,你奶奶不想让我知道,偷偷去要,也是没要着。你爸什么时候要你奶奶要过?赚一分钱都上交,我都不能经手,经常把周转的钱都给家里,到现在生意也做不大。”
天天婶娘那边也有说辞:“1.天天大了,马上上小学,我家年年还在吃奶花不了什么钱,把我们绑在一起花钱,就是偏心老大;2.天天小时候爷爷带着去单位玩儿,我们家年年爷爷从来没带出去过,抱都很少抱;3.天天外公外婆死得早,天天妈妈肯定要去补贴她舅舅,她舅舅还在读书都是我们家供的。我们凭什么要去供她舅舅读书?4.天天爸爸做生意赚钱不稳定,我们家有稳定的收入,凭什么我们赚钱来养一家子?”
天天妈气得要冲过去跟她对峙:“天天外公外婆不在了,舅舅读书是奶奶出了力的,但每笔钱都是记了账的(也不是单记舅舅的账,奶奶管家,每笔钱进出都是记账的),你要说我补贴了娘家,让奶奶翻账本,用了多少我还,别没事出来说得这么难听。
再说,我爸妈虽然走得早,但我爸生前教书,也不是一穷二白地走的。你要说我弟弟受了爷爷奶奶的照顾,我认。但要说我弟弟是你们家养着的,那你还没这个脸说。你们一分钱没给家里交过,要说欠人情,我也只欠爷爷奶奶的,跟你们有半毛钱关系?
还有,为什么生意做不起来?家里东一个窟窿西一个窟窿,房子盖到一半停工,奶奶找你们要不到,就来找我们,周转的钱都没有,还怎么做生意?”
天天奶奶也气得不行,还得去哄:“天天是马上上小学,但小学花钱也没多少,她舅舅在她学校做老师,有她舅舅照顾正儿八经没几个钱。就算花一点钱,天天爸妈也没闲着,也在赚钱,不能说是绑着你们用钱。
而且,天天是吃奶长大的,那时候也没条件,一勺奶粉没吃过,年年是吃奶粉长大的,每个月的奶粉钱也是笔不小的开支。这么拉平了看,你们也不吃亏。
你要说天天爷爷带她去单位玩儿吧,那也是她大了三四岁了,年年现在还抱在手里路都走不稳呢,她爷爷怎么带去单位?要说抱天天,天天一开始都是天天妈妈带着她在外面的,也不大在家。爷爷也一直在上班,就算是抱她,也是下了班或者是放了假,还得她妈妈带天天回来,才能偶尔抱抱。年年现在都是你带在身边回娘家住,她爷爷回来了不太见得到,见到了肯定也是一样喜欢的,两家都是女孩儿,哪有什么两样心呢。
天天外公外婆都不在了,她舅舅读书我不能说一点没帮,但也确实没多少。而且他舅舅也毕业两年了,以后也用不着。天天爸爸做生意是不太稳定,一年也有个几千块,我也不知道你们一年赚多少,不好说谁多谁少。不过天天她爸赚的钱都归了家里的,后来弟弟妹妹读书,结婚,他都是出了力的,不是天天爸爸,那个新房子哪里修得起来?不能你现在成家了,翅膀硬了,就要分家。”
5.妈妈把心剖给你看看吧
婶娘不听,一定要分家。下了最后通牒,不分家就离婚。
奶奶没办法,又亲自去她娘家请。婶娘和她妈妈就还是一句话,老人偏心,家里负担又重,家里上上下下都对老大好,这家必须得分。不分就离婚。
天天叔叔在旁边也不说话。
天天奶奶急得掉眼泪,跟天天叔叔说:“你是家里最小的,哥哥姐姐大你老多,什么事我都让他们让着你。
你大姐当时高中毕业成绩也不错,没发挥好考得不好,想着下面这么多小的,都没让她复读,要是让她复读了,现在也跟你一样能够个好前程。我这个当娘的心里到现在也心里过意不去。
当时怀龙凤胎,你娘我腿肿得跟馒头一样,还得去集体劳动,就想着多挣点口粮。生下来你姐姐比你稍微重一点,你长得瘦,家里都是疼你的,什么时候亏待过你?哪怕有一口吃的,你奶奶都要省给你吃。你姐姐早你几个月结婚,她的嫁妆你看到的,还大都是她自己出了钱才办成的,还不都是为了紧着你?压箱底的钱就20块,我给了10块,你嫂子给了10块。你也毕业赚钱了,但还没结婚,也没人去找你要一分。
你要说我们偏心,我做娘的要一头撞死。别的不说,你奶奶冻死在河里,你看她背着那一袋子吃的,到底是为了谁你不知道吗?
你要说家里负担重,哪有你哥刚毕业那时候负担重?这几年我们送走了两个老太,房子建好了,把你跟你姐姐也忙成家,你哥都从来没提过要分家。现在家里就剩个小妹,她结婚还早,再说到时候人家男方也会有聘礼,嫁妆能花几个钱?你嫌负担重。
你工作赚钱了,也成家有了儿女了,翅膀硬了,夫妻两一条心这么闹着。你哥要是跟你一样,也自己能过日子了就不顾家里,你现在能过这个日子吗?现在日子好过了,你哥哥嫂子没提要分家,你们这么闹着,实在是说不过去。
你哥也有媳妇,你这样让你哥怎么跟他媳妇交代?我以后怎么在你嫂子面前做人?你们兄弟两都是我生的,手心手背都是肉。你放心,我们做爹做妈的肯定不会偏心的。收拾东西回去,都不计较,一家人好好过日子。天天大了不用我们带了,年年我还能帮着带带。”
婶娘开口:“我生的女儿我不用你们带,我自己带,不行我妈也能帮着带。必须得分家。”
天天叔叔不吭声。
天天奶奶问:“你什么意思?一定要分家吗?”
叔叔犹豫了一下,点点头。
奶奶也寒了心,说:“一定要分就分吧,你们明天回去一趟吧,回去写分家书。”
奶奶回来说:“他们年轻人想法多,强扭的瓜不甜,绑在一块儿也没安生日子过,要分就分吧。亲兄弟不计较,分了家还是可以互相帮衬着。”
跟天天妈说:“你们是大的,吃了亏的。兄弟间也算不了那么清,但我跟天天爷爷心里有数,你们做哥哥嫂子的让着点,以后他们念你们好的。”
天天妈心里憋着一肚子气,说:“也不指望她感激我们,别到头来说我们占了她便宜就行。”
天天奶奶没说话,也是知道天天妈心里有气,说不出什么好听的。
天天爸瞪了天天妈一眼,天填妈也不再说什么了。
大家都松口了,大家以为这场闹剧很快就能结束了。
6.撕扯
生活总会用他的方式告诉你,不要太傻太天真。
就这么四间瓦房加三间平房的家,从大家坐下来开始谈分家,到正式分完,前前后后也分了个两个月。族里的长辈就请了好几轮,不知道的还以为有万贯家财呢。经历过这场风波的我,以后看那些宅斗剧,天天都觉得编剧的水平不太够,没能准确还原生活。
叔叔婶娘一开始就表示了不要老宅子,他们要新宅子。
爷爷奶奶和族里的长辈,商量着拿出了两个方案:两个方案都是,以后分开过,分开吃饭,自己赚钱管自己。第一个方案是两兄弟一起住新房里,老房子天天爷爷奶奶带着云姑姑先住。以后他们归西了,留一间给我云姑姑,剩下的还是两兄弟平分。另一个呢,新房子给天天叔叔,旧房子给天天爸爸,云姑姑出嫁前住在老房子里,以后还是老房子留一间给云姑姑。同时一边各留一间房,爷爷奶奶轮流住。新房子的债务天天叔叔承担,老房子旧了,梅雨天还漏雨,条件差点,另外补贴2000块钱给天天家。
天天爸无所谓,都行,让天天叔叔选。
天天叔叔两个都不同意,他们的要求是:新房子给他们住,新房子就两间房,堂妹长大了也要住,没办法给爷爷奶奶留一间。
爷爷奶奶也不许跟天天家一起住,因为住在一起就必然要帮着带天天,也必然要一起吃饭,让爷爷奶奶自己再建个房子出去单住。建房子的钱爷爷和天天爸爸出,以后这个房子也不用跟他分。
债务是大家庭欠下的,要两家平分,一家2280。天天爸爸那边四间瓦房,占了便宜,两边拉平,他们也不补贴老房子。
天天爷爷奶奶差点给他这要求气得背过去:小孙女还不满周岁,抱在怀里的奶娃娃,到她分房间出去住怎么也得五六年,现在房子空着也不给他们老两口住,老房子也不给住,一定要他们另外出去建一间。家里什么经济情况他也清楚,他们老两口哪里拿得出钱再建个房子?他占了新房子,债务还得老大平摊,说起来好像还是老大占了他便宜。这四间老房子里要留一间给小云的呀。
天天爷爷开口:我们自己怎么分再说,老房子里一定是要留一间给小云的,只能作三间算。
天天婶娘开口了:“她是姑娘家要嫁人的,嫁出去了就空出来了。”
天天奶奶回到:“她嫁不嫁出去都得留一间给她。他爸爸去世的时候,他家就在我家后面有两间房子,我们把她接过来养,后来房子实在不够住要建老房子,实在是凑不到钱买砖头,当时她爸留给她的那两间房也破了漏雨漏风也不能住,请了族里的长辈来做了见证,那两间房拆的砖头多建了一间,以后这间房子就归她。”
婶娘说:“那你养了她那么多年怎么算?那几块破砖头值多少钱?”
天天奶奶真是不想理她,也很有火气:“她没断奶她爸就没了,就留下来这两间房,她妈也不在这边过,这房子不留给她,以后我们不在了,她连个娘家都没处回。我们做不出来占人孤儿的房子的事!你们做哥哥嫂子好意思,自己去跟小云说。”
这话说得有点重,天天婶娘闭嘴了。
天天爸站出来拍板:“老房子分给我的,我同意给小云留一间房出来,不管她出不出嫁,什么时候这房子都是她的。”
天天妈也没意见。
8.拍板
后面就是新房子的债务和爷爷奶奶的归宿了。
天天叔叔坚持要新房子,坚决要平摊债务,坚持要爷爷奶奶搬出去住。
天天妈给气得不行,哪有这样的,什么好处都要。这就算了,还要天天家单独给爷爷奶奶再建个房子。天天家没钱啊,她爸赚的钱都交到公账了啊。
僵持不下,扯了2个月实在是扯得难看,天天爸真是被吵得烦死了,说:“新房子债务我承担1000,爸妈这边给他们在院子的东边再盖一间小屋做厨房,西边的两间屋子给他们和小云住。大堂和西厢房的门用砖头塞起来,最西边的房子开个洞做大门,以后他们就从西门进出,最西边的房子就留给小云。他们在西边厨房做饭,我们家在东边厨房做饭,不占他们便宜!”
天天妈是不同意的,总共就三间房,分两间出去,就剩一间,天天也已经整7岁了,马上就要分房。怎么住?
天天爸说:“我也不常在家,到时候你们娘两睡一块儿也不用立刻分房,再等两年,等她十岁了给她分房,到时候我把两间侧屋拆了改大一点。”
天天妈还想争取:“他们那边空着一间房不用,哪怕先借出来给爷爷奶奶住,让我们缓来两年啊。等她年年要分房的时候,我们这边也松快了,再让爷爷奶奶搬过来。”
天天爸劝她:“别去跟她争了,他们要是讲道理能闹成这样吗?我们也就这两年苦一点,自己好好忙,很快的。再说了,让我爸妈去那边住,小云怎么办?小云要是去了她也没有好脸色。我爸妈不在,让小云自己跟我们哥哥嫂嫂住,她也不自在。她马上要考高中了,别给她找事了。”
天天妈还想说话,天天爸提高了音量:“这事就这么定了,别再闹下去没个消停。”
天天妈只好闭嘴。
隔天天天爸去把这个方案跟她叔叔他们说了。
叔叔婶娘大体同意了,说:债务一共4560,他们凑个整出3000,老大出1560。
天天妈炸毛了,当着爷爷奶奶的面就要跟天天婶娘吵。天天爸出的主意本来她就不同意,被天天爸强压下去了。这还没完没了了。
天天爸一把拉住她,问天天叔叔:还有其他要求吗?
天天叔叔看了看她婶娘,没有了。
天天爸说:行,我出1560。谁再闹我抽谁!
天天爸也生气了。
天天妈抱着胳膊不说话。
8 就这么定了,谁再闹谁滚
终于,要正式写分家书了。族里长辈来了七八个,天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都在,写好了要他们都签上字。
天天叔叔婶婶不肯签,天天爸怒了,问:“又闹什么?”
天天婶娘说:“天天周岁的时候太太给了她一对银镯子抓周的,我们家年年没有。现在分家,这对镯子得拿出来分。”
天天妈看着她爸冷笑,说:“你让出来的好结果!今天只要我在这儿,谁也别想把这对镯子拿出去分!别欺人太甚!天天周岁的时候太太还在,年年周岁没到,太太就去给你们送吃的淹死了,她的牌位在那儿,你有本事你找她要去!”
天天妈红着眼,指着太太的灵位。
天天婶娘也不服输:“你不要说得她是为我们死的。没人让她去给我们送吃的!”
天天爸站起来一拍桌子,桌上的毛笔都跳出去了,指着天天婶娘吼到:“孙霞我告诉你,你今天爱签就签,不签拉倒!要离婚就赶紧滚!”
婶娘被吓了一跳,还不服输:“你凭什么对着我大吼大叫!就离婚!”
天天叔叔赶紧拉着她。
天天爸过去对着他膝盖一踹,天天叔叔腿一软跪下了。
天天爸瞪着要围过来的爷爷奶奶:“你们今天谁也别拦她!哪儿来臭毛病无法无天!她今天要是出了这门,我们家要是谁去请她,我改跟她姓孙。”
说着撕了那分家书,跟天天婶娘说:“你不信走出这个门试试,看看我说了算不算!你回去正好也让你娘家人知道,你们孙家养了个什么好女儿!”
天天爸年轻的时候脾气是很火爆的,人称大爆竹。一般不等他发这么大火,他瞪一眼,即便闹腾如天天,也是知道乖乖闭嘴比较好。
婶娘见能帮她的都给压制住了,没人能帮她。坐在门槛上哭,说天天爸欺负她,赵家人都欺负她。但终究也没敢走出门去。
后面族里的老人过来劝啊哄啊,天天奶奶又把她爸带离现场,婶娘才终于收了声。族中长辈赶紧重新写好了分家书,一式三份,签字画押。
这场分家闹剧终于结束。
天天的大家族就此分崩离析。
至于天天婶娘好几年都跟天天家不往来什么的,都是后话了,天天也顾不上管这些。
那时候分了家,天天还是挺开心的,因为按规定天天奶奶不能带她了,天天妈回来了。
“我妈再也不会偷偷走了哎。再不会我睡觉前还抱着妈妈,睡醒了已经被挪到奶奶床上了。”天天有点偷着乐。
9 小嘛小二郎,背着书包上学堂
1997年7月1日,是个大日子。
这一天香港回归,以及,天天去小学报到。
天天很开心的呀,邻居家的小姑娘比她早一年上学,回来给天天被背诗了,还嘲笑天天不识字。
天天也想要快点上学,快点认字。
天天妈给她买了新书包,深蓝色的有米老鼠。天天奶奶也如约给她买了个文具盒,双层的!别人都没有。
小学有两个班,天天在1班。
语文老师是个白白胖胖的阿姨,说话声音很好听,念故事也比隔壁的小姑娘好听。
数学老师,是天天舅舅。他毕业两年了,之前都教五六年级,这次特地调到一年级,就为了教天天。
“我舅舅凶死了,对我凶死了。”天天心里很多怨言。
天天喜欢语文老师。
天天同桌是她的堂哥晖晖。晖晖是天天爸爸堂哥的儿子,两人一样大。
那一年《神雕侠侣》古天乐版和《天龙八部》黄日华版的都开播了,每天回去天天都要守着电视看。看完了还要跟晖晖讨论心得。
天天最喜欢古天乐,晖晖最喜欢乔峰。
“都是大侠,我们都要当大侠。大侠都要讲义气,还要有自己的武功,这样才能闯荡江湖。”
也不知道是怎么无师自通的,天天的武功修炼比她哥快,她还有独门招式: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跑到他身后,胳膊卡住他脖子,用脚踢一下他的膝盖,只要动作快,天天哥都能被她轻松松放倒。不过切记不能正面摔,正面摔打不过。
天天跟她哥经常在课间摔着玩儿。那时候教室门口还是泥地,也摔不伤,就是脏一点。
天天舅舅每次看到,都要把天天狠狠骂一顿,大力拍她身上的泥:“你看你像什么样子!待会儿你妈来接你,又得打你。赶紧回去上课!”
天天心想:你不告状她就不知道。
上课铃响了,天天慢腾腾往教室挪,她不喜欢上数学课。“算那什么算术,我又算不起来,舅舅还总提问我,答不上来又要被骂。干嘛要学数学啊,只学语文不好吗?”
看完分家那一段,惊心动魄,比小说电视剧精彩多了
嘿嘿嘿,我就说国产编剧水平不行。祝新年快乐
@不喜欢我自己 楼主新年快乐!!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小时候太小,没记忆,分家的事,也从妈妈那知道点,也是和楼主一样。
@不喜欢我自己 画面感极佳,我要是导演,让你当编剧 哈哈哈
@不喜欢我自己 分家那段要是拍成电视剧,至少能收获我们村一整村的妇女粉丝~
10 加减法真的太难了
天天他们班座位每个月轮换一次,这个月天天被轮换到窗边,外面是个小花园,花园里种了很多花,前两天有菊花,已经败了。这两天下了点小雪,梅花开了,黄色腊梅花骨朵一点点地落在树上,还挺好看。有个老花农偶尔浇浇水,也不是精心打理的小花园,花园里很多杂草,不过现在草也枯了。舅舅在上面也不知道讲啥,天天往窗边靠了靠,那里有阳光,暖和点。天天手脚冻得冰凉,心想:梅花真不怕冷,这么冷还开。
但凡有个小学一年级文凭,天天也至少能吟一句诗显摆显摆:梅花香自苦寒来。
可惜天天还没学过。
不过吟不出来这句诗不是什么问题。
现在的问题是,突然一个粉笔头飞过来,砸到天天额头,天天赶紧扭头看向舅舅。
她舅舅已经要喷火了。
晖晖悄悄说:“喊你几声你没应。”
天天舅舅炸着毛,问:“赵天天,你在干嘛!你说说看9+5等于多少?”
天天掰手指头,不够用啊。
看像晖晖,他也发现他的也不够用。
舅舅吼:“不许掰手指,幼儿园你掰手指,上小学了你还掰手指。”
额,那算不出来啊。
天天随便猜一个,不敢确定地说:“等于13?”
看舅舅那表情,好像不对,赶忙改口:“那等于12?”
舅舅气炸了,说:“你放学留下来!马上要期末考试了,你还在不知轻重!”
天天心里哀嚎:“不行啊,今天晚上我有事儿要办啊,你不能把我留在学校。”
但终究也不敢喊出来,只能放了学跟晖晖说:“计划不变,你准备好蜡烛火柴,晚上我去你家敲门。我就敲两声,你听到了赶紧出来。”
晖晖说:“好,我等你。”
放学后天天妈来接她,左等又等也不见人出来,过来教室一看人都走光了,就知道是被拎去办公室了。过来一看天天舅舅正急得满脑门子汗,天天坐在那边心不在焉,就是算不出来9+9等于多少,14,15,16地瞎猜。
舅舅说:“那你按照9=10-1,9+9就是10+10-1-1,10+10等于多少?”
这个天天会,响亮地答:“20”
“20-2等于多少?”
这个不会啊,不知道啊,回答:“等于17?”
舅舅差点吐出一口血。
天天妈看着也是一脸的气,说:“你一天天的上课都干嘛去了?”
舅舅还试图引导:“你再算算?”
“等于19?”
天天妈气不过过来拍她脑袋,骂:“笨死了。”
转头跟天天舅舅说:“她笨脑子教不会,你回家路远,外面冷马上就结冰了,你赶紧回,回去还要自己做饭。让她明天再学。”
天天舅舅也不知道是要惩罚她,还是惩罚自己,说:“不行,今天一定要把她教会!算不对不许走!”
“哎,舅舅你不要这么执着啊,我晚上真的有事啊。”看着暗下来的天色,天天有点着急。
舅舅又来,一笔一笔地在本子上写:“9=5+4,9+9=5+4+5+4。”
“5+5等于多少?”
“等于10”
“4+4等于多少?”
“等于8”
“10+8等于多少?”
“等于18”
“那9+9等于多少?”
“等于18”
终于答对了!
舅舅说:“你10以内加减没问题,20以内就算不过来,我再出几道题,你带回去做,明天早上给我。不许掐手指。”
天天连忙点头:心想“带回去做没问题啊,让我回去就行。”
我掐不掐手指你怎么知道?你又不能去看着我。
舅舅又给她写了10道题,终于放天天妈接她走了。
回去天天妈又是一顿骂,吃完饭妈妈去厨房洗碗,让天天好好把舅舅留下来的题目给做了。
天天看她端着碗去厨房,趁现在,赶紧溜。
天天去晖晖家敲了两声门,晖晖果然还没睡,很快就出来了。
天天问:“蜡烛火柴带了吗?”
晖晖拍拍口袋:“带了。”
天天说:“赶紧跑过去,我们这会儿估计已经开始找我了,我们要快点儿。”
晖晖赶忙跟上。
11 有个男孩子叫晶晶
他们两今天约好了,要去偷草莓。隔着天天家走路十几分钟,有个男孩子叫晶晶,他家屋子后面种了很多草莓。
两人点着蜡烛,在草莓地里找。腊月里,那时候没有大棚,草莓还没熟,还是很小的小青包。在草莓地里找半天,也没找到红草莓。摘了个青的尝尝,涩的,也不好吃。天天跟晖晖交头接耳:“怎么没有红的?是不是被摘完了?”
晖晖也不知道其实是草莓还没到季节,说:“可能吧,要不我们过两天再来?”
天天点头:“行,赶紧走,我妈肯定找我呢。不能让她发现。”
两人准备撤,殊不知他们两这点着蜡烛,自以为小声的说话声,已经惊醒了还没睡觉的主人家。
晶晶跟他妈妈打着手电照亮了两个小贼。
两人心虚得不行,晶晶妈妈好气又好笑,说:“草莓还没熟,等熟了送你们吃。这大晚上溜出来家里要担心了。”
打着手电把两人都送回了家。晖晖家离得近一点,先送的他。
天天妈看到她被人给送回来一脸懵,她也在找呢。什么时候偷溜出去的?一眨眼的功夫人就不见了。
这会儿被人给送回来,是跟着哥哥偷草莓去了?
天天想着自己这一顿打逃不掉,得把话说清楚,不能让妈妈去告状把她哥给害了。
天天说:“不是我跟着我哥,是我哥跟着我,是我想吃草莓了。”
天天妈给她气得要炸了:“成绩成绩死差,还带着哥哥去偷草莓,你这是要上天啊!”拿了芭蕉条就要抽她。
晶晶妈妈拦着说:“孩子调皮也不是大事,道理跟她讲清楚就好了。草莓还没熟,等熟了给她送一点过来,小孩子嘛,都嘴馋。”
天天妈脸一阵红一阵白,很不好意思地把晶晶和他妈妈送出了门。
天天妈回身关上门,天天自然得了一阵好揍。手要写字,天天妈抽她屁股,抽得天天疼得不能坐下。站着也得把舅舅布置的作业给做了。也不知道写到几点,手都冻僵了,终于做完,准备睡觉。
天天妈问:还敢不敢了?
天天连忙应:“不敢了,真的不敢了。以后再也不会了。”
天天也知道这是错的,要不然也不会带着她个深更半夜去。这次被抓住了送回了家,她也知道很丢人。还挨了打,也受了教训,以后再也没动过这心思。
而且之后的日子,天天一直过得水深火热。
舅舅留给她的那10道题,做对了4题,这要是考试,那就是不及格。
舅舅每天把她留下来补课,她妈例行都要晚两个小时去接。
就这样每天补,天天一年级期末考试数学终于及格了,不过在班上还是倒数。
成绩出来,天天语文第一,加上数学,勉强拿个良,估计还是看她舅舅的面子。
天天的一年级上学期就这么兵荒马乱地结束了,爸妈整个寒假都对她横眉冷对。她奶奶也不能来护着了。
日子不好过,天天乖乖夹紧尾巴低调做人。
12 草莓味的春天
过完年没多久,就又开学了。
开了春也暖和了,花园里的月季花也开得很好,还有小菜花蝶飞来飞去。不过天天上课的时候看不到了,因为舅舅把她拎到了讲台边,在他眼皮子底下,指望她能好好学,别再考倒数。
天天也乖得很,下课了也不跟晖晖摔着玩儿了,开玩笑呢,已经被各种看不顺眼了,还去外面晃,惹了事肯定挨揍。
有次下课,天天趴在桌上无聊呢,听到有人在喊她。抬头一看是晶晶在我们教室门口探头探脑,看到我了朝她招手。
“这是怎么了?要找我算账?”天天走过去。
晶晶递给天天一个袋子,湿漉漉地装着洗好的红彤彤的草莓。说:“草莓都熟了我一个人吃不完,分你吃。”然后就走了。
天天拎着草莓有点懵,但转念一想:“这可不是我偷的,这是人家送我的,我可以吃的吧。”然后就拿回教室吃完了。
那个春天晶晶总会不时给天天送来几个草莓,如果时间有味道,那个春天是草莓味的,奶油草莓味的。
后来慢慢就熟了一点。虽然也经常一起玩儿,但天天要干坏事的时候,还是不会告诉晶晶,当然也不敢带他。
“晶晶这个人,就不是我们江湖中人,跟我们不是一路人。”天天心里是这么认定的。
那时候也说不出来,就感觉哪儿哪儿都跟她不一样。
晶晶爸爸在广州做生意,有个挺大的饭店,家里条件很好,他家是最早有彩电的,也是最早住楼房的。
他妈妈教得也很好,七八岁孩子们还不知道爱美,整天疯玩有点脏兮兮的。但他不是,穿着从广州买回来的新式童装,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夏天也不会赤脚或者穿个拖鞋满地跑,他都是穿着袜子和球鞋的。
他妈妈挺好看,他也生得好看,眼睛大大的,圆圆的,不出来野不晒太阳皮肤也很白,还有小孩子特有的婴儿肥,按现在的审美,是个很好看的小正太,看到了忍不住想要捏他脸的那种。
据说他爸妈在他出生之前去做B超,医生都说他是个女孩儿,就给他取了个名字叫晶晶。他没出生家里人就晶晶晶晶地叫着,后来他出生了,是个男孩子,这晶晶就成了他的小名儿。
长得漂亮就算了,他成绩还好,是他们班的班长,老师眼里的宠儿,爸妈嘴里别人家的孩子。因为他的优秀,天天这一群没少在家里挨骂。比如天天妈的口头禅:“你看看你这个泥猴样儿,比晶晶男孩子都要邋遢。你考这点分数,还好意思跟人家晶晶一起玩儿,我要是晶晶他妈妈,我肯定不让他跟你一起玩儿了。”
另外可能是好孩子的矜持,晶晶总是没什么表情,文文静静地站在一边,话也不多。天天要是惹他不高兴了,他还会板着脸不理人。就是板着脸不说话,一个男孩子,还得女孩子去哄他。
“不像我哥,都是我哥哄着我。晶晶这样不好不好。”天天心里想。
13 以后你就是我最好的朋友啦
但是他在天天心中的地位,很快就超过了她哥,成为了天天最好的朋友。那段时间,要是有人问天天:“谁是你最好的朋友啊?”
毫无疑问:“是晶晶呀。”
也是有原因的。
天天曾祖母去世之后,很长时间我不爱有人提到她。可是晶晶他们班有个小姑娘特别烦人,总是说天天的太太是淹死的,冤死鬼不能投胎,以后会变成鬼害人。说得恨不得全校都知道了(其实也就两个班,五六十个孩子)。
天天特别生气,跑去他们班跟她理论,警告她别乱说话,让她道歉。
小姑娘嘴硬,梗着脖子大声说:“我妈妈就这么说的。淹死的人是不得好死,就会变成鬼害人。我们都不能去河边,她会把我们抓下去陪她。”
天天气得要上去捶她,她被吓退了两步。
正好这时候晶晶从外面进来了,那小姑娘看到晶晶了以为找到了救星,大声喊:“班长班长,隔壁赵天天来我们班打人,你快去报告老师。”
晶晶走过来,问天天:“怎么回事?”
天天生气,以为他要帮着那小姑娘管她,说:“你让开,不关你事。我要她道歉,不然我一定捶她。”
晶晶说:“你先说说是怎么回事?”
天天不想重复那些难听的话,不理晶晶,就瞪着那小姑娘。旁边有个同学开了口。
晶晶听完了转过头去对那小姑娘说:“你赶紧道歉。”
小姑娘像被踩了尾巴:“你是班长,居然帮着外人来欺负我。我就不道歉,她太太就是冤死鬼!”
天天看着晶晶向她冲过去,拉着他问:“你要干嘛?”
晶晶甩开天天,对那小姑娘说:“你道歉,不然我不客气了。”
小姑娘吓得往后退,嘴上还不饶人:“你是班长你怎么可以打人?”
天天也被吓一跳,这也没见过晶晶打架啊,他行不行啊。
赶紧拉着晶晶往后一甩,说:“你走开,打架你没我厉害,我来对付他。”
晶晶没注意,被天天甩到身后撞上了桌子。
天天上前一步绕到那小姑娘后面,胳膊锁住那小姑娘的脖子,膝盖在她的膝盖弯处一撞,把她放倒了。这是天天的独门招式,很久没用了,但也没生疏。动作要领就是快,趁其不备绕道身后,天天她哥要是不防备,都能被她放到。这小姑娘也没见过天天要这个招数,当然也没有防备。天天锁着那小姑娘,跟她说:“你道歉!”
小姑娘也是很犟,就不道歉,两人僵持着。
旁边的同学来拉天天,天天被拉开了一点,小姑娘手能活动了,反手用指甲抓天天的脸。天天被人拉着没能躲开,脸上立刻都被她撕了一条血印。这丫头一点没客气啊。
最烦女孩子打架扯头发抓脸了,为什么不能用真功夫,搞这些不入流的手段,一点也不光明磊落,为武林人士所不齿!
那姑娘朝天天扑过来,正面对战天天不强啊。但也不能认输,天天准备捶她。捶人也是天天的武功招式,就是捏着拳头在人身上捶一下。这一招杀伤力不强,平时天天捶她哥他都没什么感觉,但也能应付一阵了。
不过天天还没碰到她呢,晶晶就过来把她放倒了。
乖乖,再文静的男孩子,打架都不弱的嘛。
天天准备乘胜追击,今天必须让她道歉,以后别乱说。
旁边有个同学说:“别打了,再打老师要来了。”
他两被分开,天天也被拉着不能动。
晶晶对着那小姑娘说:“别告状,回去坐好,你把她抓出血了,老师也不会饶了你的。”
那姑娘回到座位坐下不说话。晶晶过来拉天天:“你快回去,老师要过来了,看到你打架要叫家长的。”
“好嘛,我发起的决斗,最后是我挂着彩,敌人毫发无伤。”天天觉得有点丢脸,但嘴上不认输,狠话还是撂了:“别让我听到你再说这些话,不然我不客气。”
下一节课是数学课,天天得在舅舅进教室之前赶回去,不能让他看到自己脸上划破了,让他知道天天打架了,肯定要挨揍。
14 舅舅前世欠了债
要说小时候天天最怕谁,那绝对是舅舅。看到他天天就像老鼠见了猫。
天天妈总说舅舅也是前世欠了她的债,这辈子才要来受这个苦,做天天的数学老师。
他一毕业就来学校天天教书,本来他学历高是直接教高年级的。教了两年,天天上一年级了。舅舅就想着要好好教教她,申请了来一年级做数学老师,还特地把天天放他班上。可天天是个不给他长脸的,偏偏语文很好,数学死差死差,还考不及格。天天舅舅非常上火,放学后每每要把她留下来开小灶,一开开一两个小时,有时候看天天饿得不行了,还得回宿舍给她做点吃的,或者提前给她准备点零食。
天天舅舅虽然总吓唬她要揍她,但真的打得也不多,没她妈多。但天天就是怕他,怕得过年都不敢去给他拜年。想想也是,有哪个差生愿意大过年的还往老师那边凑,没事找骂呢?
天天舅舅来发之前考的数学卷子,从高到低一时半会儿也念不到她的名字。
天天坐在座位上走神,脸上火辣火辣得疼。想到太太被她那么说,又觉得难过:“我太太肯定能轮回的,才不会变成鬼害人。”越想越难过,低着头哭了起来,也不敢哭出声。这一哭眼泪流过伤口,又给她疼得不行,眼泪又控制不住了。
这次考试天天又是只考了个60多,她后面就剩一两个了。
天天听到舅舅的声音带着滔天怒气,要是他头发长一点估计要竖起来,像猫炸毛那样。他恶狠狠地喊:“赵天天来拿你的卷子!你看看你考的好成绩!”
天天正难过着呢,眼泪汪汪的,垂着头去把卷子拿回来了。一直低着头,天天舅舅也没看到她脸上带伤。
天天小时犟得很,挨打挨骂了也不太掉眼泪。一副油盐不进的熊孩子样儿,非常气人。
天天舅舅看她低着头淌眼泪,以为天天知道羞耻了,知耻而后勇,这把泥还能扶上墙。
“就这一个外甥女,名字还是我给取的,看着她长大的。”舅舅有点心软了,破天荒没怎么训她。放学也破例地让天天直接回去了。说让天天这周末自己好好想想成绩总这么差怎么行,反省反省,自己再把会的订正过来,下周一再来补习。知道难过了就会有进步。
天天舅舅还是天真,指望一个七岁的娃反省啥?而且天天难过着呢,不想理他,放学了背着背包就往外走。
放学后晶晶来找天天,天天也没理。今天就他帮天天,天天知道他好,但她现在不想理人。
15 妈妈你为什么就不肯先听我说话?
老妈来接天天,舅舅说:“今天考得差哭鼻子了,她知道不好意思了,你晚上回去别说她了,让她好好过个周末。”
天天坐在妈妈自行车的前杠上,埋着头不说话,也不跟以前一样放了学吵着要零食了。回到家就往床上一钻,不想理人。
天天妈还当她是因为考得不好难过,过来说:“考得差没关系,才一年级,自己知道要学了,成绩还能上去。今天给你加个炒鸡蛋。”
天天妈做别的菜不行,炒鸡蛋挺好吃的,嫩嫩的,撒点葱花趁热吃天天能多喝半碗粥。
天天禁不住诱惑出来吃饭了。饭没开吃,天天妈一看她脸上带着伤,火气就上来了,问是不是在学校跟人打架了。一般情况天天是不会告状的,毕竟自己打架打输了很丢人。但是今天天天准备撒个娇诉个苦,主要是天天觉得那小姑娘一直瞎说自己管不了了,得让妈妈出个面了。
正准备开口呢,那小姑娘妈妈领着她气势汹汹来天天家了。
她妈指着她后腰的一小块青斑,说:“你们家赵天天今天把我家慧慧按在地上打,你看这都打青了。一个女孩子这么野还得了。我家慧慧说赵天天还吓唬她,说以后看到还要打。我还不信了,你们家姑娘要上天啊。今天你不教育她,明天我就去学校告诉老师去,别以为她舅舅是老师就可以仗势欺人,别以为我们孤儿寡母好欺负。”
天天在旁边都听蒙了,这哪儿跟哪儿。她身上那青斑哪来的天天不知道啊,天天是要捶她,但还没捶到就被拉开了呀。天天是把她放倒了,但她也没吃亏啊,天天这脸上还挂着彩呢。再说了,这事儿也天天不是挑的头啊,她在学校胡说,天天忍她很久了。
这恶人先告状是怎么回事?
难道是晶晶把她放倒的时候撞到哪儿了?那不行,不能让她把晶晶供出来啊。
天天说:“是她自己先在学校瞎说,我是把她放倒了,但她也把我脸撕破了呀。”
她妈妈指着天天:“你把慧慧按在地上打,她撕你脸怎么了?你道歉,你不道歉我明天就告诉你们老师去。”
告诉老师天天也怕,舅舅打人好疼的。但她不能道歉,该道歉的是慧慧。
天天妈看她又犟起来了,拿出芭蕉条出来吓唬她,说我不道歉就要抽她。就是小学老师用来打人的那个芭蕉条,一打能弹起来,打几年不会断的那种,谁被打过谁知道是什么滋味。也不用问天天家里哪来这东西的。
天天妈不懂她,要是她真做错了,妈妈一吓唬她就怂了。但天天要是觉得自己没错,她吓唬是没用的,越打越犟。
天天妈吓唬没管用,天天梗着脖子:“我就不道歉,该道歉的是她。你给我道歉,以后我们就两清了,以后我也不会找你麻烦。”
武侠剧不好多看,看这说的什么话,匪里匪气的。
慧慧她妈听了就炸毛了,指着天天妈说:“你看她什么样?都这样了还不教育将来成不了人。”
天天妈也被激得不行,拉起天天的手就开始抽:“你认不认错!认不认错!”
一下下真是鞭鞭到肉,但天天就是梗着脖子:“我没错,我不认错,我不道歉,让她道歉。”
天天妈没有台阶下,只能继续,抽得天天手都肿了。
天天眼泪含在眼睛里,就是不肯认错,也不肯哭出来,犟得很。
天天妈妈绝望了:“怎么这几年没在家,好好的女儿就成这样了。这么小她就管不住了。”
后来看天天真的被打得很惨,慧慧她妈开口:“算了算了,别打了。赵天天上天下地的,没个女孩儿样,你是要好好管教。别光顾着做生意,把孩子给废了。”
天天妈说:“要管的,待会儿罚她跪。以后她要是还惹事,你来告诉我。”
慧慧她妈得了保证,大肚地说:“孩子要趁她还小的时候好好教。以后在学校别惹事,今天的事我们就不计较了。”
天天妈把她们送走,回来的路上捡回来一块砖头,往先祖牌位前一放,说:“你在这儿跪跪你们赵家的祖宗,让他们看看你成不成人。”
排位上密密麻麻写着很多人的名字,天天不认识也不在乎。但天天曾祖母的遗照放在牌位旁边:“让我跪?凭什么让我跪?我就不跪!”
天天妈也是第一次见她这么犟,以前闯祸吓一吓让跪也就跪了,怎么今天这么犟?
天天妈妈认为她就是死不认错。才这么大个小不点儿就拿不住,以后怎么教育?
天天妈压着她肩膀让她跪,天天死撑着桌子不跪。天天妈急了,照着她的膝盖一踹,天天膝盖一软就跪下了。头撞到了桌角立刻就青了,肿了个大包。
把天天给委屈坏了。
“你怎么就不问一下我为什么要在学校打她?怎么别人的妈妈都护短,我妈妈从来问都不问,只要有人告状就是我的错!我是随便打人的人吗?凭什么让我道歉!我死也不道歉!”开始哇哇大哭。
天天妈也给吓住了,这没把头给磕坏吧。
趁她妈愣神,天天跑进房间把门反锁,不理人。
天天在门里哭,她妈妈在门外哭。
16 婆媳矛盾
闹了这么久把奶奶给惊动了,奶奶在她的厨房里吃晚饭,一开始没注意到大屋里的动静。过来一看吓一跳,这是怎么了,你们母女两闹成这样?
天天妈也正在气头上,跟奶奶说:“你这孙女我没法教,成绩死差考垫底,还在学校把人按在地上打,人都告状告到家里来了,她还梗着脖子不认错。这么点年纪就管不住,长大了不知道怎么样呢。一个女孩子,能跟人在学校打架,她怎么不上天呢?”
我奶奶问:“跟谁打架了?”
“慧慧。都把人腰上打青了!”
奶奶一听很严重,就问:“那人家孩子没事把?为什么打架呀?天天挺有孩子缘的,也没见她跟谁打架呀。”
“不严重,还好就是青了没破皮没出血。她能为什么打架?她有什么正经事?平时在家不也是不顺心就撒泼打滚吗?不知道人家小姑娘哪里惹到她了。”
“那人家告上门来,你也得先问问为什么打架呀。慧慧她妈妈是个什么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再说了,她现在就是个小畜生,不懂事,你打死她有什么用,她不对你好好教嘛。”
天天妈感觉奶奶在说她不会教小孩,感觉受到了侮辱,说:“我不会教育她,你会教育,三岁交给你们,就教得这无法无天的样子。我不跟她讲道理?你孙女什么德性你不知道吗?我跟她讲道理有用吗?脾气犟,还有点便宜就卖乖,哪次我要教育她不是你们护着?打也打不得,妈也骂不得,宠得她要上天。”
奶奶也火气上来了:“你会教,就这么着跟个七岁的孩子在家里闹成这样。你三岁交给我们,会走不会跑,也就胳膊长,我们把她带大了,没冷着没冻着,到你这儿就一文不值,我们还成了罪过了。你也别一口一个不成人,我们老赵家这么多孩子,祖祖辈辈的还没什么忤逆子。”
行,他们两杠上了。熊孩子不好,熊孩子破坏家庭和谐。
天天爷爷和爸爸都不在家,姑姑也出嫁了,连个劝架的都没有。
还是邻居听到家里吵得厉害,过来看看情况说:“这是怎么了?教孩子不能急,以后慢慢教。你们两也别当着孩子的面吵。打架天天没受什么伤吧。”
天天妈也很担心:“脸上把抓了一路印子,破皮了。额头刚刚肿了。”
奶奶要着火了:“你别跟我说话。女孩子的指甲带毒,抓了人脸上要留疤的。天天额头还磕伤了,你不给她消毒,在这儿跟个孩子耍威风。”
天天妈也不想继续跟她吵了,有点服软说:“你有本事你倒是把她弄出来呀。”
17 熊孩子奶奶能对付
天天拿奶奶知道怎么对付她,过来敲门:“天天,你怎么样啦?你把门开开,跟奶奶说说为什么打架。”
委屈着呢,这会儿不想说。不理她。
奶奶又说:“你看你小时候闹脾气,都是你太太哄着你出去,你太太已经不在了,你连奶奶的话也不听了?你小时候脚冰凉,我给你捂脚,你还说奶奶真好,长大了要孝顺我呢。这会儿奶奶让你开个门你就不开了?我都伤了心了,你妈也说我没本事把你哄出来。”
天天最听不得我奶奶这么说话,总觉得辜负了奶奶,太太走了自己还没孝顺呢,奶奶这么说,让天天觉得她说要孝顺的话是骗人的,自己言而无信。
天天把门打开,奶奶看她额头肿个大包也是吓得不行。
赶紧手忙脚乱得给她清理消毒包扎,还好还好,脸上伤口也不深,好好养着不进水应该不是大事。
天天却哭得不停,倒不是伤口有多疼。行走江湖,谁还能不受点伤呢?
但这不是伤在敌人那儿,伤在自己妈这儿,天天觉得很委屈。
奶奶说:“你告诉奶奶,为什么事跟人在学校打架?”
天天妈也接了一句:“你告诉你奶奶为什么打架?让你奶奶看看你有没有理。还好意思哭。”
天天听她妈这么说,就不想说了。妈妈太讨厌,没开口就认定是她的错了。
奶奶看了天天妈一眼,把天天抱起来,说:“走,你去房里说给奶奶听。我可先跟你说好了,你要是没道理,奶奶也要说你妈妈打得对,没有人犯了错还能回来不认错的。但你要是有道理,奶奶帮你争理去。”
天天说:“好,不要妈妈进来,我就说给奶奶听。”
把她妈气得翻白眼。
18 奶奶的智慧与人生哲学
回到房间天天把慧慧在学校瞎说的事情告诉了奶奶,本来天天也是没事也要撒三分娇的人,路上没说是实在难过,回来吃了饭本来也准备跟她妈说的。被她妈不分青红皂白一顿打,打得她不想说了。
跟奶奶说一方面为了撒娇,另一方面也是有个重要问题要问奶奶:“她说我太太不得好死,以后不能转世,要变成鬼害人。这是真的吗?我太太真的不能转世了吗?”
奶奶抹抹眼泪,说:“不会的,只有坏人才会下地狱不能再投胎,也只有坏人才会变成鬼害人,你觉得你太太是坏人吗?”
天天说:“太太当然不是坏人。她是最好最好的好人。”
奶奶手在她额头上的包上停了停,说:“那就对了,你相信奶奶,你太太啊,肯定已经投胎了。她不小心掉到河里走了,是佛祖让她这辈子受苦来了。你看你太太多苦,你曾祖父去世得早,你没见过,我都没见过。你太太吃了很多苦,你把你爷爷和姑奶奶养大,下面还有个小的都没养活。还要让你爷爷读书,饭都吃不饱,多苦呀。她年轻时候吃的苦太多了,你看她腰都弓得直不起来。
再说你姑奶奶,年三十去走的,你太太后来心里肯定也知道她不在了,我们总跟她说是你姑奶奶忙,你太太又不傻,再忙能几年不回来吗?你太太就这一个女儿也走在她前面了,我们还一直瞒着她,她就是知道了你姑奶奶不在了,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走的。想想多难过?
我跟你爷爷虽然没有亏待你太太,但我们家也就是普通人家,家里孩子多,什么好吃的她都省给孩子吃,她是没过过什么好日子的。
佛祖讲究积德行善,因果轮回。她这一辈子吃很多苦,下辈子就肯定过得好。她说不定已经生在哪个富裕家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疼着惯着呢。跟你现在一样。”
天天说:“我妈可不疼我,她打我可狠了。”
奶奶拍她屁股:“你妈就你一个,不疼你疼谁。为了让你好好上学,你爸那边都顾不上了,回来就守着你,给你洗衣服做饭。冬天要给你暖被窝,夏天要给你打扇子。你这么说你妈要伤心的。”
天天不服气:“我妈从来不向着我,有什么事都是怪我。”
奶奶说:“有句话叫慈母多败儿,你们小,很多道理不懂,是要严厉点教。”
天天生气了背过去不理她。
奶奶把天天掰过来:“你转过来听奶奶好好跟你说。我不是说你妈妈今天打你打得对,你知道奶奶帮理不帮亲,今天你妈确实应该问一下,再决定要不要打你。但你自己想想,你被打得这么惨,熬这么多疼是因为什么?”
“因为我妈就是觉得什么错都是我的错,我做什么都是错。”
“你妈有错你也有错,你肯定跟你妈梗着脖子不认错,还嘴犟。话赶话把你妈激得非上手抽你。你妈脾气急,你还跟她犟,这不是自讨苦吃吗?你一开始服个软,跟你妈撒个娇,这顿打你就可以免了。”
天天不服气了:“那你刚刚不也差点跟她吵起来吗?”
奶奶被天天噎得不行,轻轻拎着她耳朵说:“还不是看你哭得叽里哇啦的把我给吓的。再说我是她长辈我可以跟她急,但她是你妈你得学会跟她好好相处,你要跟她过大半辈子的。你去给你妈认个错,以后跟你妈好好说话。你看你妈刚刚哭成什么样子了,把你妈气成那样你也没理。你去跟你妈道个歉,还是奶奶的好孙女。”
“她把我手都打肿了,还要我去道歉,这世界就没有道理。我手疼,我要吃红烧肉。”
“你道歉了我就给你煮红烧肉,多留点肉汁给你拌饭。”
成交。
睡觉之前天天还有事要叮嘱奶奶:“你去跟慧慧她妈说,让慧慧别在学校里乱说了,我不想听她那么说我太太。”
奶奶拍拍她的背:“行,没问题,我去跟她说,让她以后别说了,坏了你太太转世的福分。”
天天安心了,可以睡了。
这一天也是把这个7岁的小娃折腾得够呛。奶奶朴素的人生哲学安抚了她:好人就会有好报,不在这一辈子报,也会在下一辈子报。要好好跟你妈说话。
19 天天也是个小机灵鬼
第二天一早,就听天天妈天天吃早饭,说是买了肉包子,还热腾腾的。
奶奶来拉天天起床,说:“别忘了昨天答应奶奶什么了。你看你妈妈一大早去给你买包子,多疼你。中午去奶奶那儿吃红烧肉。”
祖孙三个坐到餐桌上,天天妈和奶奶还有点尴尬的样子,天天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太太姑姑一起生活,看人脸色她的很精通的,准确地分辨出他们是不是真的发怒了,是天天的重要生存技能。真的怒了就得认怂免打,假的怒了就还可以再耍赖提要求。
从小跟着一堆长辈生活,天天哄人的本事也不弱。天天要嘴甜起来,能哄得爷爷奶奶乐好几天。
既然答应了奶奶,那天天就得当好这个和事老。给奶奶一个包子,说:“我妈一早给你去买的包子,你要是不睡在这儿,我早上起来可没包子吃。”
奶奶拿起包子咬了一口:“这一条街东到西,就他家的包子好吃。肉多,也不用肥肉,实实在在。你也吃一个。”
说着也拿起一个给天天妈。
天天妈接过包子,说:“也是看他家排队人多,特地去等的。我买得多,待会儿你装几个回去,热了明天当早饭。”
奶奶也没推辞:“那我就不客气,也是享儿媳妇的福了。天天说中午要吃红烧肉,我那儿正好还有块五花肉,午饭的时候你带着她一起去,你一个人也省得煮。”
天天妈说:“好,那我买条鲫鱼过去,她爱吃红烧鲫鱼。她总说奶奶做的红烧鲫鱼好吃,我今天也跟着学一手。”
奶奶看看天天,对她眨了眨眼睛,说:“没问题,我教你。天天可是因祸得福了。”
天天知道,该她了。
20 确定了,妈妈非同道中人
天天从椅子上下来,跑去妈妈那边:“妈妈对不起,我昨天不该嘴犟惹你发火。”
道歉也是有风骨的,天天只为嘴犟道歉。
天天妈说:“昨天打你打重了,以后别犟,做错了事就要认错,妈妈不打你了。”
呵,那是我犟吗?是我做错了事不认错吗?
妈妈到现在也没问,到底为什么在学校跟人打架。估计还是觉得她没事找事。
天天奶奶看她要炸毛,赶紧说:“天天跟我说了,她打架是因为慧慧在学校里说太太是淹死的,冤死鬼不能投胎,还要变成鬼害人,天天气不过,不过也没真动手就被拉下来了。”
天天妈也有点意外:“那丫头怎么这么说话?难怪天天梗着脖子要她道歉。没打到她她怎么会不说呢,我打的时候她在呀。是不是天天你怕挨骂,才说没打到她?”
天天气得不行,心想:啥?我都扎扎实实地挨了打,挨了好几倍。我还要害怕挨骂?我就说我打了,你也不至于再抽我一顿吧?那我何必再扯这个谎?而且就她被我摁倒的那一下,她也自己讨回去了。我被打手板心几十下,加上额头上的包,抵晶晶摔她的那一下,绰绰有余。只要她以后不再胡说,这账就两清了,我也不去找她讨,还不够仗义吗?
低着头不说话,
天天妈还接着来:“那姑娘说话是不好听,天天你也不对,不论打没打到,你把人摁地上总是不假,哪有女孩子没事去跟人摔跤的?你赶紧给我少看点武侠片,好的不学。她说话不好听你去告诉老师,回来告诉我也行,怎么能上手去打人呢?你看哪个女孩子跟你一样?”
生气了,给她回嘴:“告诉老师?我舅舅是我老师很多人已经看我不顺眼了,觉得我受了天大的照顾,我再去告状,那我成什么了,告状精吗?我是那种人吗?小报告我可不打。
告诉你又怎么样?你会帮我吗?也不指望你会跟慧慧她妈一样,会领着我气势汹汹地杀上门去的。看看别人的妈护短的那劲儿,再看看我妈。我都成这样了,怎么说都是两边有错,她过错要大一点,你非要揪着我不放。摔跤怎么了?
你不护着我,我行走江湖,没一个招数傍身能行吗?”
天天妈眼看又要发火,奶奶赶紧打断:“好了好了,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这事儿就过了别再提了。天天你答应奶奶,以后在学校不许再随便给人摔跟头。”
“行,我从来也不随便给人摔跟头。”
天天妈总结陈词:“你挨了打就要长记性,不然就白打了。”
“气死我了,不想理她。我妈这人,不是我同道中人!话不投机半句多,不可深交!”天天决定把她妈妈划出朋友圈。
哈哈哈哈,煮一壶红茶,对坐闲话家常,不咸不淡。祝新年快乐
@不喜欢我自己 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