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PAI)影(ZHAO)不仅是艺术,也是记录生活,传递感动。赶在农历大年最后一天元宵节分享2020年的拍照历程,每月几图,很多称不上是摄影作品,还请轻拍。今年相机上使用率最高的是100-400这支长焦镜头,手机上长焦使用也不少。
1月,上一秒在东莞出差还是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下一秒就要从david的角色切换回狗蛋儿返乡过年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个春节很是短暂,没有走亲访友,初三一早赶在各地封城之前就勿勿踏上了归途。
2月份全民在家做饭,拍短视频,我和媳妇也没掉队。那会儿小区某栋楼出现疑似病例,于是整栋楼封锁,门口放置了一个集装箱办公室。门口以及透过窗户看进去里面的国旗和党旗,打心底里觉得格外鲜艳。
这个月发生了一次炸机,原因是自己过度依赖飞机的视觉传感器,没有提前观察飞行环境,然而防碰撞是无法探测玻璃的,还好是掉在工地上没有人,飞友们引以为戒啊。
3月份的主题是复工复产,带着相机在西研所园区拍下了一些照片。基本上都是用100-400长焦镜头拍摄,为的是远远地不打扰行政和志愿者们的工作,同时避免尴尬。也带着稳定器和无人机拍摄了少量镜头剪辑了一个视频,但是工作日带着器材在园区里行走感觉很不务正业,所以素材并不多。无人机推荐使用大疆的mavic 2 zoom变焦版,配合三角架模式绝对是一般活动拍摄的利器。
4月份由于工作安排进入战略预备队,然后进入项目开始为期几个月的机蹲房,没怎么拍照。
5月份给媳妇拍了第一组孕妇照。这样的照片比较简单,孕妇靠墙站立,近墙的那只手里拿个开着闪光灯的手机或者小LED灯都行。后期酌情把暗部进一步拉暗一点即可。
5月份也帮同事拍了一组骑车的照片。摇镜这种手法在拍汽车和运动里比较常见,但自己从来没有试过。原理大概就是快门降低到10-20分之1秒,镜头随着运动物体运动连拍,当恰好两者的角速度接近的时候就出片了。原本没抱多大希望,结果当天才试了5次就有3次出图了,使用的是100-400长焦手持。
6月份回老家接母亲过来照顾孕妇,晚上在阳台看到有星星,拿出相机准备拍一张然而发现没有三角架,而且建筑绝对过曝。然后试了一下手机居然在这个场景下可以胜任,厉害!
6月份收到邮件入选了mate40 beta活动。好家伙,机器还没拿到就想到几个月后拆壳的时候肯定会对着样机拍摄一番,于是买了一白一黑两块塑料板,一盏LED小灯先试一把。就像单身汪在路上看到PLMM转头连娃的名字都想好了?静物拍摄感觉最重要的还是把物品上的灰要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擦干净。
7月份带妈妈外出吃了一次KFC,因为县城里是没有的,她很满足,我和媳妇也很开心。
7月份给媳妇拍摄了第二组孕妇照。购买的黑幕挂在阳台的晾衣杆上,只使用了两盏巴掌大的LED灯,后期美图秀秀,很明显我离人像摄像师距离还太远。不过朋友圈收到的最高评价是,“这可能就是玩摄影的意义吧”。
8月份项目比较忙,9116使得相册里只留下了几张阳台的随手拍。在手机上修图推荐手机版lightroom,调色和几何校正都比较方便。
9月份同事家的双胞胎宝宝百天了,媳妇帮忙准备了两只兔子,装在篮子里,盖上纱作为礼物送给他,我们开玩笑说像送女儿出嫁一样。
中秋节前西研所V3门口支起了一个大大的月亮,晚上路过的时候随手拍了一张。
10月份我们家的小棉袄出生了,头两天我在医院照顾几乎是没有睡觉,辛苦但很快乐。
10月份是西研所赏秋的好季节,每年这个时候如果在西安的话都会拍上几张。
10月份mate40也如期发布,我这几个月前就准备好的家伙事儿也终于用上了,拍了个解封照。
11月在家里给小朋友拍了满月照。小孩子太小只能躺着,所以在床上铺好纯色的背景,换好衣服就赶紧拍,一切从快,否则不一小会儿小家伙就会不耐烦地哭起来。镜头用的是24-70,打光不能对着眼睛直接照射,斜着有点反射光即可,后期加一些可爱的手绘或者贴纸会更好看。
11月的周末第一次报名参加马拉松的业余组拍摄。用的100-400长焦,两个小时左右按了4000张不到的照片,得知群里的老司机们基本上都是2万张起步。。。参赛者里有专业选手,警察,消防员,华为工程师,也有身着各种服饰的爱好者,甚至还有坐着轮椅的残疾人,冬日虽冷,但还是不枉此行。
有了娃之后手机相册基本上都被小朋友占领,想想有好几个月没拍过视频了,于是趁着西研手工协会12月的一次活动给设备擦擦灰,记录了一次活动的过程。在这种光线一般且没有打光的会议室拍摄50或者100帧升格时,相机的高感就比较重要了。这次使用的是SONY A7S3,全程开着12800的第二档原生ISO,噪点控制很好。
都说选对了BGM视频剪辑就完成了一大半,12月份朋友转了一首BGM感觉很好听,于是把19年在溪村出差期间拍摄的园区素材又重新剪了一个片子。纯属炒冷饭,看过我以前片子的同事请一定忽略。
2021重新启航,也祝摄影区的各位老师都出大片!
是的,充实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