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喝了春茶,才是春天。在近期A9觅蜜花园“乐活家”系列的茶艺课上,我好好品尝了一把春天的味道~
中国有6大茶类:绿,乌龙,红,白,黄,黑。绿茶是最早的,明末清初才形成其他茶类,不同的茶类是由不同的制作工艺形成的。此前喝的都是绿茶,日本的茶道是唐代延习过来的。以前是茶饼放在锅上煎,然后研成粉末,随碗喝下去的。学茶品茶,由绿茶开始,由鲜味打开口腔。
——————
想喝鲜 要喝明前的绿茶
想喝醇 要喝乌龙茶
绿茶要鲜爽 喝春天的味道
喝了春茶 才是春天
绿茶种类有:
安吉白茶 龙井 碧螺春 猴魁.....
判断好不好喝,就看鲜爽和香甜
明前茶(清明前的茶)
明前茶是宝 明后茶是草
绿茶有三种工艺
1炒青茶 很香
2烘青的 完整的一颗 比较膨 漂亮
3蒸青茶 特别的绿 如抹茶 恩施玉露。唐代贡茶 日本的抹茶就是标准的蒸青
——————
安吉白茶
虽叫白茶,但不是白茶,是绿茶,叫白茶是因为白化品种,周围温度23度的时候就是玉白色的,但是他是用绿茶的工艺来做的。绿茶中的白富美:白是颜色白,富是富含氨基酸,美是泡出来形状好看,像竹叶。产于浙江的安吉县,竹山茶海。
安吉白茶(喝的是右边的那个雨前茶)
绿中带黄的就是明前茶
现在来先喝,雨前的安吉白茶(上图右边的那个)
绿茶的锅温在140-230度,工艺不到位就是青草味,会伤胃。
绿茶,长在山中,死在锅中,活在水中。安吉白茶泡一会就会变白,像长在树上时那样。
(安吉茶茶底:活在杯中。颜色变白了)
茶倒七分满,留得三分装情谊。装满了就暗示别人要走了。
绿茶有三泡:第一泡,香。第二泡,汤。第三泡,清甜。
安吉白茶泡出来像凤凰的羽毛。
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供不应求,在西湖喝到的不一定都是西湖龙井。西湖区域产的才叫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又分三种:
第一,龙井的一级产区,狮峰龙井。狮峰山上的龙井就是狮峰龙井,是最顶级的。
第二是梅家坞龙井。
第三是龙井村龙井。
以上三种都是西湖龙井。
还有一种杭州龙井:钱塘江龙井。
还有一种浙江省龙井:大佛龙井。大佛龙井是浙江省的龙井,产量最高,整个省都有,价格最低。
从左到右:大佛,西湖,狮峰。
大佛叶片会更宽,宽大。
狮峰没有那么光滑,是糙米色,有小麻点。
现在来喝,明前的狮峰龙井~(图片里最右的)
狮峰龙井四万多一斤,我们喝的是一万多一斤的。龙井贵是因为名气大,且在西湖边,赋予了更多的人文情怀,所以贵。
狮峰龙井,有豆香,也有花香。
狮峰山的庙前有乾隆亲自采过的十八棵御茶。
(狮峰龙井的茶底)
虎跑泉的水,西湖的茶,是西湖双绝!
碧螺春
最顶级的碧螺春360块钱一两 但是比龙井便宜很多。与龙井齐名,特别香,香煞人,苏州太湖洞庭山的碧螺春,叫洞庭碧螺春。又分东山和西山。你问别人,如果不是东山和西山的,就不是核心地带的。
(碧螺春茶底,好喝!)
商场里面卷卷的碧螺春,是福建碧螺春,是最假的。真正的碧螺春像螺丝钉。一斤茶是7万芽头。银白隐翠,卷曲如螺。早春茶,所以叫碧螺春。碧螺春是没有明后茶的。明后茶特别大个,做不了碧螺春,只能做碧螺红茶。
当年康熙皇帝觉得这个茶很好喝,但是觉得名字不雅,所以取名碧螺春。这里的茶农不叫茶农,叫果茶农,因为同时也种满了水果。茶树是跟水果长在一起,这块地种枇杷,板栗,杨桃......也种茶树。这里的枇杷才是主力的劳动力采摘的对象。这里的劳动力边采茶,边梳枇杷果,所以叫果茶农。因为更多的劳动力在弄枇杷,没有弄茶叶,所以碧螺春相对便宜。碧螺春有天然的花果香,闻着不香,喝着香,杯底香,所以碧螺春是可以喝出春华秋实的。
我们现在来喝碧螺春~
碧螺春要先放水,再放茶。(喝绿茶都是85°水)
有鲜,有涩,有苦,也有回甘。
泡的时候茶叶不能翻滚,否则不清澈,苦涩感也更强。
猴魁
猴魁,绿茶中的高富帅,长达可达7厘米,我们喝的猴坑猴魁,出自安徽省黄山市,太平县,里面有个新明乡,里面有个猴坑。富生富养,这里二十多户人家,一个商店都没有,这里的人只有采茶的时候才回住在这里,这里只能种茶。猴坑猴魁是谷雨茶,如果有明前的猴坑猴魁一定是假的。高富帅的帅是因为茶叶面呈网格状。纯手工采摘,捏尖包裹,一根根揉捻而成,真的很珍贵。做完用棉布盖上,纱网的网格里印在茶叶上了,所以才有网格状。
(网格状的身体)
茶味是最淡的,但是回味悠长,有兰花香,喝完喉头有香,呵气如兰。
猴魁可以泡5泡。
猴魁是身份的象征,送领导可以送猴魁~
喝喝茶,听听故事,可以清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