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家三代人蜗居在一个几十平米的小三室里,从2020年中旬就萌生了换房改善下居住环境的想法。随后便利用周末时间,带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仅有的一个宝贵购房名额,开启了对周边小区二手房的探寻之路:A房子靠着马路太吵了,B房子采光不好,C房子小区环境不行... ...
几番折腾下来,不知是对购房名额过于珍惜,还是对未来住宅过于期望,并没有遇见满意的房源。
不知不觉便从酷暑走到了严寒,期间也看过不少新房,相比之下,新房宽敞明亮的落地窗,科技感十足的装标都更令人神往,无奈最终还是败给了小孩上学的便利性上。
2020年的最后一个月,小区新上了一套一楼带花园的房子,经常带看的中介A立即通知了我并介绍了业主及房子的概况。我们利用周末时间完成了看房,当时就一见倾心,户型的不完美被赠送的小院子掩盖了瑕疵,冬日的暖阳洒落进来,宽阔的客厅也跟着温暖而明亮,虽然只有一个卧室朝南,虽然有一个小卧昏暗,但就是看顺了眼,便能接受他的不足与瑕疵。我悄悄在媳妇儿的耳边小声说道:“这就是我想要的房子。”,媳妇儿回道:“你要是喜欢,咱就买!”。询问了价格,也能接受,当即给中介A表示可以跟业主谈谈。心花怒放的我看着中介A眼里也闪烁着兴奋的光,我们都在努力抑制着内心的激动... ... 中介A立马在某壳上发起约谈,十多分钟后,我们便和业主一起坐在了房产中介的店里。
经过几轮讨价还价,业主表示要跟远在异国他乡的爱人商量(之前中介有说业主是专程回国处理房产),中介A也表示双方都再考虑考虑,第二天再谈,双方微笑致意而散。
当晚,不知是兴奋还是对未来的憧憬,一夜辗转反侧。
第二天,中介A说业主觉得太快了,还想多考虑一下。
第三天,中介A说业主首次卖房,需要摸一下流程,比较谨慎。
... ...
业主一拖再拖,把人心里拉扯的厉害,中介A信誓旦旦的讲业主肯定诚心卖... ...
希望的种子在心底生根发了芽,一个月后业主出国和家人过年,最终也没再见第二面,中介A说业主过完年后回来就签约... ...
每隔一段时间,总会到小院附近走走停停,除了看看斑驳的光影变化,便期盼着业主早些归来,在希望里期盼,在失望里徘徊。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后,又开始断断续续的看其他的房源,随后便认识了中介B,闲聊之中了解到她便是那套心仪房子的房源维护人,而我是这套房子的第一约谈人,据她说后边还有4、5个人排队约谈,其中还包括她自己的客户。(某家旗下对房源的分工极其细致,分为持钥匙的人、房源维护人、带看人... ... 也为后边的套路埋下了伏笔)
年后,业主并没有如期而至,我们迎来的却是严峻的市场形势: 新盘供应量下降,土拍地王频频出现,大部分新盘都开始摇号,千人摇、万人摇。二手房市场回流了大部分摇号不中的买房客,周边小区的成交价格也日渐增长。
中介B积极的约看其他房源,清晰的记得她曾问过我是否会等那套一楼房源,我说会。
斗转星移,殷殷期盼与焦急等待在市场上空前高涨的购房情绪巨浪里裹挟着艰难前行,没有等来业主,却等来了银行贷款利率提升;没有等来回复,却等来了再一次加码的限购政策... ... 每一次的市场消息,都让紧绷的心弦多了一层忧虑,每一次忧虑,都被中介A的“业主肯定卖”、“放心,咱是第一约谈人”、“业主说下个月就回来了”的说辞稳了又稳。
4月中旬,中介A和中介B分别告诉我业主回来了,正在其他城市处理别的事情... ... 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晴朗。
几天后,中介A非常沮丧的告诉我,某壳上的此房源被房源维护人(中介B)下架了,约谈取消,劝我考虑其他房源... ... 我随即联系了中介B,中介B说:“放心,如果业主还卖,我第一时间通知您”。 完全没有理解业主的意图,既然回国专程卖房,为啥下架,是不卖了吗?
还没等从失望的情绪中恢复出来,4月30号的晚上,中介B约我见面说一楼房源业主还是要卖房子,但相比之前涨价15万,同时业主自己认识的朋友想买他的房子正在跟他谈,问我还考虑不? 我当然肯定的回答考虑,她说中介费3%不能优惠,紧急办理房产证6K由我来承担,她会积极的帮我争取过来,我思索了一下应承下来。随后中介B详细的询问了我五一的出行计划,有事电话联系。
五一期间携一家老小回老家过节。
5月3号,中介B电话问我能否即刻返回,相隔千里一家老小,确实无法做到。我说要签约,电话视频都可以,中介B说业主不接受,必须要面对面签约。当天晚上,房源重新在某壳上架,只是把我排在了约谈二,而业主朋友排在了第一,电话中介B,表示业主朋友有可能价格谈不拢,会积极帮我争取,有问题第一时间联系。
5月4号,房源成交,中介B电话打不通。刹那间,我呆坐在原地,耳边不断响起家人曾经的憧憬,老人说一楼出入方便,可以多出门晒晒太阳;小朋友说想在院子里堆雪人;媳妇说可以在院子里养个猫猫狗狗。没想到悬了半年之久的靴子落地,却是梦碎的声音。
5月5号,我们从老家返回,中介B打电话过来一个劲儿的道歉,说房子被业主朋友买去了,全款,她尽力了,但无法阻挡。我说可能确实跟这套房子无缘吧,也不怪她。
夜晚我和媳妇在小区散步,不知不觉又走到了曾经魂牵梦绕的地方,忍不住唏嘘长叹,媳妇宽慰我说:一楼也不见得好,夏天蚊子多,人来人往也会吵。我从她眼里分明也看到了失落... ... 抬头看到房子里亮着灯,想必业主还在家,突然想找他聊聊,告诉他我们等待的辛苦,我们曾是这个房源的约谈一。
业主很热情,因为有过一面之缘,对我还有印象。接下来的业主告诉我的信息,却让我刷新了对中介B的认知。
签约的客户就是中介B找的,并非业主的朋友;涨价也非业主的本意,但能卖多一些他很高兴;业主在X国的生活习惯促使他很相信中介B(在X国的现象是一个房源绑定一个中介,前前后后的都是这一个人负责),并没有跟中介A有过多的来往(后来了解到,某壳上业主的信息只有房源维护人中介B掌握,中介A获取的任何信息只能通过中介B);谈话过程中我只表达了对房子的喜欢,并没有跟他讲我被中介B完整套路了,我成了中介B谈判桌上的筹码,她自己客源无法成交时的一个备胎,保留了中介B在业主心中的体面。
不记得是怎么从业主家离开的,只觉得夜很黑,路灯很昏暗。
... ...
中介A从某壳上看到房源成交信息后,凭借着其多年的从业经验,也已经知道大概的经过,我只是看到他连发了几条朋友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看似2天成交的房源,实际上别人已经等待了半年"等,表达着他内心的郁闷。
中介B通过先把房源下架,又上架的操作方式成就了自己的客户,也获得了本不属于她的蝇头小利,代价却是摔碎了一个家庭对未来生活的梦。
我等待了半年之久的期盼,像极了谈了一场单相思的热恋,被结果的冷水浇筑的浑身狼狈... ...
我害怕鬼,但鬼却未伤我分毫,我不怕人,人却让我遍体鳞伤。(这句网红歌词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才知道不是玩笑)
... ...
此文写给对未来生活充满期望的买房人,希望你们能少走弯路,遇良人,得善果。
任何时候都不能等。
2015年我看房时,从7月开始看了半年,焦虑了半年,最后看中一个小区的一套房子,4楼,也是送大露台。让中介约业主,后来来了个人,说是业主朋友,说业主在国外,要10天以后回国。我当时果断放弃,选了另一套未满2年税费高总价也高的(楼层也高,景观好)。
我当时有个很坚定的想法就是一定要在2015年签约,晚一天都不行,所以不愿意因为任何原因等业主。
最后我在2015年12月31日签了合同。
有个朋友国庆期间看房,看上一套,中介说业主在国外,国庆后回国见面,结果4号出了新政,首套3成变5成,彻底买不了了。
LZ:你没有买到,这个人事情的关键在于,你没有备用方案,我最近个人看房买房的经验就是,全城看房,遍历所有选择,优选项则谈价格,同步谈多套房子。大家都是多对多的方式,也不要怪他们套路,这就是市场经济。
LZ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有点幼稚了。你有房号告诉中介,中介绝对可以给你约到业主,而且只收0.4%个点(不负责带看,只负责最后约业主谈成交)。剩下的2.6%你给业主加价,他会不卖给你价高的??
一套房子一般在多个中介那里挂牌,可以从多个中介那里获得信息。
中介没啥问题,只是楼主太年轻了,买房和谈恋爱一样,如果开始表现的太积极很容易被对方拿捏,优质房源就和美女一样,只有你条件够好(加钱),就容易水到渠成,而且凡是多准备其他选择(备胎),就不会最后白白浪费的时间。
@Legsion 你先让中介A带看过房 知道房号,后面再找其他中介C约谈业主。中介A 不会有意见、不会找你麻烦吗?而且现在中介带看房的时候都会签带看协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