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之光,我还以为技术人员终将埋没在关系指向型社会和企业中,永远没有发声的机会。这是华为的一小步,却是科技的一大步。
所谓的研发体系要区分场景来对待。 互联网产品, 硬件产品,2B产品都是不一样的产品逻辑, 需要不同的研发能力配合,压根就不存在什么包打天下的研发体系。
针对互联网业务来说,一个成功的互联网产品需要产品架构,组织架构,技术架构相互配合。我们应当结合业务的逻辑去适配组织,去寻找合适的技术架构,构建适合业务的流程规范。 而不是削足适履,非要用一套流程架构套用在所有的业务当中去。
再说说人, 项目管理, 产品设计,技术设计都是有其内在的专业性。 但是我司的职责分工存在重大的问题, 产品的专业性严重不足,研发的专业粒度划分过细。 所谓产品,最重要的能力是能够独立思考,分析出符合人性的产品,而不是符合“领导”爱好的产品,克制住的抄袭的冲动,认认真真的分析需求,分析数据迭代前进,所谓友商有“xx功能”我们也要有,是最最愚蠢的产品逻辑,但是在我司大行其道。 能够对主管说“no”,坚持逻辑和原则才是真正厉害的产品经理的道路。
再说研发,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么多的分工以及各种奇怪的缩写。 技术的成长道路本来就是一个深度与宽度相结合的事情,好的架构是和业务匹配的,那就是架构师需要了解一定的业务底层逻辑,每一个程序员都要明白自己的代码在整个环节中起到的作用,而不是对着规格说明书开发。 不要把程序员当螺丝钉。
在说说流程, 流程的本质是为项目的进行创造确定性。在可预期的时间内,达到一个目标结果并不断提升效率。 很遗憾,我司的项目管理是为了流程而流程。 整个过程中充斥着大量无意义的环节,对于提高交付效率和质量没有任何帮助。
想吐槽的东西太多, 算了,懒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