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湾区的国家规划最早在2017年。国家主席见证,发改委主任,广东省,香港,澳门签署了大湾区发展的框架协议。为什么要签这个协议?
1.1,经济体量:大湾区9个城市的经济体量,2016年达到了8.8万亿/11个城市,而长三角达到了14.7万亿/26个城市。
1.2经济结构:大湾区的经济分布第二产业占比达到了一半。
1.3区域内能动性:大湾区面积小,人口多,经济体量占比大,具有工业辐射的动量。
1.4 区域外推动力:珠三角汇集并有广东粤北,以及湖南,江西,贵州南部的拉力;湖南,江西,贵州南部并没有好的出海口以及河运资源,主要通过铁路,公路运输。
1.5地理优势:有良好的出海口,走向东南亚,澳洲,非洲,欧洲,西亚,南亚方向海上的最有利跳板。
1.6国家战略1:国家要实现复兴中国梦,重建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
1.7 国家战略2:国家经济总体布局,广东不仅是国家东南方的门户,也是南面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
1.8国家战略3:国家开放自贸区,刺激珠三角东西岸发展。使大湾区开放吸收外来投资,物流中心。
1.9人力资源:大湾区人力成本底,但人力资源素质比较低,大湾区内部没有世界级的大学,国家级的大学资源分布不均衡。
1.10产业结构:大湾区是高科技企业,金融集中地。
2大湾区在国内属于什么样的地位?
2.1,国家布局经济区:有10处,首都区,长三角,武汉区,成渝区,福建沿海,中原中心,山东半岛区,大湾区另外东北区,陕甘宁也是发展迅速。
2.2,国家布局经济区特点与交通1:成渝区,中原中心,陕甘宁,东北区主要是铁路,高速属于输出型的区域
2.3,国家布局经济区特点与交通2:长三角,山东半岛,福建沿海,珠三角属于进出口贸易型,海港丰富,后期产品出口必经通道,潜力比较大。
2.4,布局竞争1:大湾区功能相近的区是长三角,长三角的主要是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为主,资源,区域分布均衡,尤其是内河运输水网交通便利,高速覆盖均衡,缺点是深水港不多,主要集中在上海,宁波,杭州湾。
2.5,布局竞争2; 大湾区的优势地域纵深大,目前主要集中在深广莞佛,待发展的珠海,中山,江门,肇庆,北面是河源,清远,粤西是云浮。湛江,茂名,阳江;珠三角目前港口是深圳,广州,广州水运其实可以由江门接替分担。
2.6,布局竞争3;大湾区由于海岸线比较长,湛江,阳江又拥有比较好的深水港资源,江门,珠海的深水港还未规划,开发;珠三角经济,工业分布极不均衡,急需要进行调整。
2.7,大湾区的居住环境: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与居住环境的冲突。
2.8,大湾区的城市定位比长三角要弱,大湾区重点突出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后期借鉴香港的国际地位,将珠三角发展成为制造,金融,进出口贸易,海港货运中转核心。
2.9,大湾区的国家政策需求:开放自贸区,大湾区需要使9市全区域自由贸易。
2.10,大湾区建设目标世界航运物流中心,建设多向通道网,海空航线,快速公路网的综合交通网。目前压在深圳,广州,佛山身上。
2.11,大湾区目前的交通情况,目前铁路,高速发展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佛山
3目前大湾区存在的优势和劣势?
3.1劣势1,大湾区从17年提出来,国家发改委的统筹力度不大,还是放权给广东政府,广东政府对港澳的协调力有限,实际还是珠三角9市的内部规划。
3.2劣势2,内部9市中深圳,广州都还存在不同的自我需求,佛山,东莞就更加了,所以短时间内还是广佛抱团兼顾肇庆,深莞抱团取惠州,中山依靠深中通道,珠海就比较尴尬虽然与香港连通,但政治制度不通,澳门愿意靠拢,却产业单一,不适合推广。
3.3劣势3,香港与内地连通速度慢,珠港澳大桥已经通车3年,实质上的作用并未发挥出来。
3.4劣势4,法律不统一,港人治港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但是珠三角发展等不了。内地不能直接干预香港,澳门的政策,很难形成合力。
3.5劣势5,目前香港还是看不起内部,或者说想与内地交流,担心失去原来的优势。
3.6劣势6,基础设施连接少,不只是与香港,澳门的连接少,就是大湾区的9个城市,连接都少。特别是珠西地区,也造成了珠西地区特别希望连通广深佛。实质上珠西地区自己应发挥自己的地理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
3.7劣势7,港澳地区与内地9市人员往来很不灵活,不能实现自由通行。车辆也不能自由往来。港澳还是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认识过于保守。
3.8劣势8,港澳地域与内地的海关,一个国家不同制度,设立海关是最大的失败,当然有其历史的特殊性,需要尽快破除海关隔阂。
3.9劣势9,金融业,深交所与香港证券如果能合并建立大湾区共同体拉动力大一些。港元退出之日,便是双方共赢之日。
3.10劣势10,港澳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应该是有国家高屋建瓴的规划,各环节合作都是想发挥自己目前的优势,避免劣势或目前的产业受损,这便出现不同城市重复交叉规划,形成内部竞争。
3.11劣势11,港澳与珠三角文化隔阂比较大,人才不能自由流通。主要是历史原因的特殊性。
3.12劣势12,大湾区的教育偏弱。尤其是大湾区内部的技术工人技能培养,高科技教育不能自给。香港的高科人才也不能自由流通和共享。
3.13劣势13,大湾区9市发展程度极不均衡,有广深2万亿的,也有江肇3000亿的城市。
3.14劣势14,大湾区9市产业分工不统一,各个城市都是七七八八都有,但是没有强项,没有重工业区,高科区,港口区,都是每个城市自己都有,自己尽量满足自己。
3.15劣势15,房价炒的抬高。国家出台的促进措施比较少,这方面松山湖对华为的案例或许可以为大湾区9市参考,留住人才,留住技术工人,让工人有奋斗的希望。
3.16优势1,大湾区有好的纵深,有好的自然与地理位置,在广东省内属于独特的存在。
3.17优势2,大时代环境好,国家处于高速发展期,国家以经济发展为基本国策中心。改革开放后大好的政策倾斜。
3.18优势3,大湾区的面积小,发展集中,容易形成合力和产业链。又有河源,清远,云浮为后方供给,在广东政府统一领导下容易开展。
3.19优势4,广东人实干!开放!包容!各地的优秀技术人才云集。
3.20优势5,国家建立了南沙,深圳前海,横琴自贸区,后期有希望增加自贸区范围。
3.21优势6,沿珠江湾城市连接便利,建立交通互联有良好的基础,目前广深,莞广深惠地铁相连,深中通道,虎门二桥,南沙狮桥以及西岸的广佛江,广佛肇,中珠通道,沿海高速等都在建立,机会无限。
3.22优势7,大湾区人力成本低,尤其是肇,江,中,珠,惠。随着发展进行大湾区需要提高基本工资吸引更多的人才汇集,不然长三角,首都区等发展以后,形成影响。
3.23优势8,科技发展创新利好,大湾区的专利数日益增多。全球500强企业越来越多。
3.24优势9,城市建设注重绿地建设,环保理念强。
3.25优势10,传统重工业比较少,污染比较少,炼钢,造纸,化工等高污染企业相对少。
3.26优势11,对外港口优势明显,珠三角相对长三角最大优势是珠三角深水港条件好。深圳,珠海,江门都具有良好的港口资源,香港的港口位置也极佳,只要香港开放出来深圳,香港很快形成合力超过上海。
3.27优势12,珠三角外贸内销都有优势,工业基础较好。
3.28优势13,国家政策好,国家关注大湾区,有意提升其经济地位。
3.29优势14,广东省政府支持。
3.30优势15,湾区的教育与科技研究可以与香港合作。香港研发的科技可以在湾区内实施。目前湾区在教育方面的差距可以依赖香港。
3.31优势16,科技创新能力日益增强。
3.32优势17,
4大湾区的增长变强
4.1,创新能力;五新,新材料,新产品,新市场,新组织。新工艺是增长的主要形式。企业不能害怕失败,湾区政府需要从实际行动上支持五新创造。
4.2,传统产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
4.3,产业分工升级;主要从产业深层次的分工,部件厂家与整机厂家专注某个细分领域进行创新。
4.4,市场机制:内需/产品准入,产品售后服务机制。
4.5,政府政策支持;
4.6,人才的挽留措施;让产业园的员工子女入学,买房,租房,生活,购物,娱乐。
4.7,创业公司的融资政策或贷款政策。
4.8,环境保护措施,杜绝污染企业的加入。污染物的处理与隔离。
4.9,政府建立良好的市场次序,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使产品能有序竞争。
4.10,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便利,方便出行。
4.11,治安维稳建设,保障园区的人身财产安全。
4.12,湾区的技术沉淀,组织技术交流,提升整体的技术能力。
4.13,湾区广州,深圳是店,东莞,佛山,中山是厂,肇庆,江门,惠州是半成品供应基地,配套设施以及辅助工业材料供应。做好合理配置的产业转移。
4.14,湾区东莞,佛山,中山工厂生产的产品需要有快捷便利的出海口,另外在珠海,江门,惠州港需要有大型的原材料进口以及原料进口港口。
4.15,湾区现状:珠西地区珠海,顺德,中山江门以家庭耐用或非耐用消费品加工为主。东岸以东莞,深圳,惠州的电子产品,制造业为主;中部广州,佛山,肇庆以电器机械,钢铁,轮船,纺织业为主。
4.16,湾区的规划:湾区需要有统一的规划,统一的布局,统一的政策,避免差距变大资源不平衡。
4.17,粤粤港澳三地的政治差距得到国家重视与关注,并着手协调。
4.18,珠西的土地资源与东岸的土地稀缺资源可以形成互补,珠西的江门,肇庆,中山,珠海发挥土地优势,与高速,铁路,城轨,地铁,高铁,港口缩小经济圈。
4.19,持续加强粤港澳的例行沟通机制,实时沟通各种企业或地区政府因为体制,文化,法律等方面的差异影响,地区部解决不了的及时升级到中央。
4.20,促进人,物流,资金,教育,服务的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合力配置。
4.21,规范金融秩序,科技的创新。
4.22,目前大湾区能够起到辐射其他城市的只有广州,深圳和佛山,急需要发展的是肇庆,江门,惠州;目前位置比较好的是江门,其次是惠州。但实际能工业直接辐射的是肇庆和惠州。因此江门的出路是交通+物流+海港(江门拥有深水港资源)
4.23,目前大湾区珠海赋予了很高的期望,希望珠海能承接香港带来的工业,金融辐射,发展壮大;然后再拉动江门,中山经济。目前大湾区实力排名香港,深圳,广州,佛山,珠海,东莞,澳门,中山,惠州,江门,肇庆。
4.24,香港辐射范围110公里,深圳90公里,广州90公里,从效果看覆盖了广州,佛山,东莞,深圳,香港,中山,珠海,澳门;肇庆受到辐射范围,潜力较大,发展建设速度快。
4.25,广州,佛山,深圳,香港经济辐射圈相互重叠,容易形成内部竞争,需要的是国家合理规划,错位发展,互相互补。
4.26,佛山市珠三角唯一一个第二产业大于第三产业的城市!另外就是惠州,汕头,肇庆,揭阳,珠海,江门
4.27,出口量排行主要是深圳,东莞,广州,佛山,惠州,珠海,中山,江门;相对而言广州,佛山出口并不突出。
5大湾区的战略地位
5.1,经济中心高科技技术中心。
5.2,改革开放的试水石。
5.3,国家南部的窗口。
5.4,实现制造强国典范,对外的名片。
5.5,国际港口物流中心,集散地。
6遗留问题:
1,香港的强有什么值得学习?
2,大湾区9市以后的发展趋势怎样?
3,澳门的经济结构怎样?为什么大湾区规划中澳门地位得分高?
4,佛山工业转移方向?往肇庆?江门?
5,惠州的潜力在哪里?
6,中山能不能抓住机会成为第二个世界工厂?
7,珠海还是会继续停留?
8,江门该思考贴佛山,还是自强不息建设新的出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