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在我司的最后一天,留个纪念
在公司1286天,都在财经体系工作,经历了常住地切换--转岗--外派,也是从地方--机关--海外,三年半来说也算是比较丰富的经历。
每个地方都遇到了很好的领导和朋友,也遇到了一些无法沟通或者让人厌烦的人,但是这些就随风而去吧。
主要是给财经体系的小伙伴们留下一点点个人的浅见:
1. 关于岗位这件事:个人来说财经体系不同岗位的差距很大,有些是纯粹的螺丝钉,有些是真正可以发挥自己的所长,但是岗位的选择大多靠运气,而且不同岗位上的人大多数起点都差不多,不存在谁比谁更优秀的情况,只是经过几年的努力或者沉沦差距就越来越大。总体来说深圳的机会是最大的,选择更多,机会更多
2.关于转岗这件事:个人来说转岗一定要提前了解好,然后尽量协商到自己意愿的部门,实在不行也可以跳池子,资源池是目前来说最满意的一个政策,一定程度上给了你自己决定的机会。然后转岗时间建议在2-3月,或者7-8月,这样子影响总体来说最小。个人建议7月最好,最好是升职过后的7月(财经貌似SZ大多在12月),对年终奖、绩效、TUP、配股等的影响最小。关于转岗是否要提前沟通的问题,就看各自部门的情况了,如果领导好沟通,那就尽量好聚好散
3.关于外派这件事:外派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小部分人为了情怀,大部分人为了钱,还有部分人是不得不去,我属于自愿外派。就个人而言,去的是1-4类国家,所以钱就那么回事,然后从个人发展来说,也就那么回事,优秀的人在哪里都会优秀,所以其实从SZJX来说1-4类国家海外真没比国内好到哪里去,而且疫情的情况以及回国政策的原因,5类以下国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吸引力。
4.关于离职这件事:离职是自愿的,而且是很强烈的想法,而且是裸辞,刚好回家过个好年。个人建议决定离职了痛痛快快走人,都到了下定决心提离职了就别磨磨唧唧。我是提前几个月就和领导说了想法,然后和领导沟通了一下期望日期,领导也很痛快审批了(当然经过了两个月的反复沟通劝我留下来,但是个人意愿确实没办法)。然后剩下的就是提电子流走流程,因为户口和档案都不在公司,所以就总体很简单。
5.关于工作这件事:(1)一定要定期想一想工作到底是不是值得干,或者说自己是否能匹配工作的能力,双方都是要匹配,否则总要淘汰其中一个。(2)沟通很重要,无论是对领导还是同事,在不失礼貌的同时有自己的态度,该怂就怂,该吵就吵,好好先生和暴躁大王都不是一个好选择。(3)另外就是如果你觉得自己还可以,就要和领导沟通自己的诉求,无论是SZ还是JX,在差不多的情况下,领导应该会更满足主动提诉求的人。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想生存的好就要主动去争取。
最后,以上观点都是仅对于财经体系,其他体系不了解,所以也大家看看就行。
最后祝福公司早日迎接新生,也祝福我越来越好。
另外补充一点,离职的想法从入职到现在都有,不存在对任何组织和个人的不满而离职。只能说个人不适合华为,所以在公司三年换了三个部门,换了三个地方,最终还是决定离开。尝试过,也努力过,但是终究无法说服自己,也不愿意继续将就。之前无论是哪个部门领导和同事对我都满意,而且愿意给我机会,只是我自己不适合,谢谢大家对我的包容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