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被些许工作上的事情卡着不太顺,有点emo,想写点东西,打开一下思路,给自己一些鼓励。
楼主从小爱折腾,记得学生时代,每个暑假都是运动重伤收尾。
接触跑步,应该是二十七八岁,有一次打篮球脚给90°崴了。
当时觉得自己年轻,没去看医生,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会走路惯性崴脚。
后来,一个35岁的大哥,说跑步复健很靠谱,看我天赋异禀,拉我进了跑步群。
再后来,几个月下来,身体确实恢复了,跑量从3公里到5公里,到10公里都比较容易跑下来。
有一天,听到一个跑步理论:如果你可以不太累的跑完这个公里数,理论是可以完成这个公里数*2的里程。
于是,我当天尝试了21km的半马,好像也不是很难,于是有了更大胆的想法,全马。
同年三个月后,参加了深圳马拉松,打卡42km,从来没想过,自己可以完成十年前觉得不可能的事情。
然后,也逐渐习惯了,跑步这件事,就像刷牙洗脸一样的习惯。
多年后,跑了大大小小十几个马拉松,我也成了这个35岁的大哥,世事无常,大肠包小肠。
我认识的很多跑者都有自己的一些flag,当然,主要用来充实朋友圈。
例如,小孩成年之前跑完100次马拉松并在他成人礼的时候,一起完成第100场马拉松;
也有去世界10个地方各跑一次比赛,后来听说很快就完成了,现在想法是参加7天7大洲马拉松挑战赛;
还有,一年跑量3000km,三年破万,连续100天跑步打卡等等。
以至于,我三十而立的时候,给自己也立一个flag(并发朋友圈),每年生日里程卡,一直跑到60岁。
当然,做人也要量力而行,一年比一年艰苦,身体状态下降得很明显,这或许就是人生,充满挑战和无奈。
这不,楼主还得拿朋友圈的一些截图,回顾一下。
第一年,初立flag,轻轻松松,意气风发,30km。
第二年,状态是最好的一年,先是完成人生第一个100km越野跑,过程很难,但很开心。
三天后,拖着半残的身体,坚持把生日卡打完,这酸爽,记忆犹新。
值得一提的事,跑完当天的卡,顺带着妹子领个证,变成了已婚人士。
接着连着三年,能够感受身体状态下滑,以及换到华为来以后跑量的减少。
特别娃生出后,周末也不浪了。
但是,这个flag,还是含泪立住了,给自己点赞。
今年,终究到了35,恰逢周日,得有点仪式感,于是选择去华为园区完成,那天,阳光明媚,很shine很晒。
在这四小时,经历阳光下的洗礼,想起18岁的自己,想起30岁的自己,想起了很多人,很多遗憾,很多很多。
35,新的起点,给自己加个油,也想着和华为的小伙伴们一起共勉。
再立个flag,每年在这个帖子下面,续上一张生日卡。
努力吧,你还是从前那个骚年,你还能坚持。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