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sGo
发表于 2022-04-27 02:43
13
查看全部 |
39楼
承认国内和国外现金水平的差距是对的。
但是这篇文章充满了个人怨气与主观想当然:
开局描述说科研人员各自为战,找关系跑项目,这恰恰是当前所有人都遇到的问题,买不起房子,而不是单单科研人员的问题,问题的根源是目前发展的形式,他希望自己作为知识分子能被因为知识分子这四个字特殊对待,单独照顾好,但是无论哪种路线下,这都是不现实的,要么大家都照顾好,要么大家都自己想办法。
“学校不倡导自由的精神独立的思想”这句话他只是说了个表象,而且也就是这样;恰恰在新中国后第一个周期,辩论与思想存在,而这个权利反而在80年宪法去掉四项自由之后不复存在,但是这里又与作者的说法存在矛盾,作者反对第一个周期里面的自由行为,觉得自己作为知识分子拉帮结派在特殊时期吃了不少亏--可以承认不少年轻学生的理论基础较差,当时的批判有极左偏激的现象,有不少人无辜中枪,但是把这个情况反过来,也就是80年之后,更极端的情况发生了,不只是不少人无辜中枪了,无产级阶的人们都不再和以前一样了,科学家是哪个阶级?--作者没想明白问题是什么。
中间提了一嘴周总理说要重视基础研究,您看72年这中国有钱做基础研究么 实属离谱批判,前面批判工程技术的重视程度,到这里又要基础研究。
而《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这个实际上顺利提前五年完成,并没有完蛋,后面另外一个计划倒是放弃了。不知道他作为一个业内人怎么会说错的。
80年后面的作者批判都说了,但是没有什么意义,因为这里不是因为国内不重视,而是因为无暇重视,“遵守”市场规律的话,因为经济霸权不是在自己手里,想去搭这个顺风车就会被霸权收割,这时候买办是被追求的,作者举例的柳传志只是近在身边,而实际上当时变卖国有资产如果要查起来无从查起--太多了。
最后他总结的根本原因是从新中国成立就没重视科学,我擦那前面他自己说的好景时期是从哪里来的,这个总结完全是站在他自己的高高的知识分子的一方说的。只说中国急功近利,如何解决这个急功近利呢,有人尝试过大家的监督,很显然当时大家还是不够成熟。根本矛盾还是作为无产阶级的人民群众和特权官僚资本之间的矛盾。其实大家都挺重视科学的,泛泛而谈中国不重视科学没有意义。
我是不知道这篇文章作者有何实际贡献,但真是像极了诸葛亮口中的“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
都 好过分啊,美国鬼子派来的吧,再差也是新中国初期的革命前辈,总应得一份尊重才对。
@华为人882 没有听明白你这句话的主谓宾的映射关系。。
他希望自己作为知识分子能被因为知识分子这四个字特殊对待,单独照顾好 这句观点我不太认同 作者只是想说科学家应该能够为了科学研究放弃一些物质追求 没看出来哪里表现了说社会应该照顾科学家帮他们解决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