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棒!!!
脑:智能计划
手:远程操控
脚:水平运输自动化
血液与神经:5G
价值:效率、工作环境改善
2个问题:
1)20万吨巨轮运载2万集装箱,吞吐作业效率1小时卸载150箱,133小时卸载完成,24小时工作需要5.5天。吞吐效率提升了多少?
2)8小时人工计划缩短到40分钟智能计划,对吞吐作业效率提升有什么关系呢?
浅谈我的理解,可以相互讨论,请轻拍:
1)20万吨巨轮运载2万集装箱,吞吐作业效率1小时卸载150箱,133小时卸载完成,24小时工作需要5.5天。吞吐效率提升了多少?
一个岸吊的平均效率是一小时150箱,一般一条船可以调派3~4个岸吊进行装卸,只有极少数情况下才会整船装卸集装箱,因此不会用你所列举的计算方式来进行效率计算。吞吐效率的提升除了岸吊的搬运速度外,最关键的是降低人、机具的停等时间,这里有人为的指挥调度问题,也有因吊装任务优先级的优先排序问题,但通过智能计划+远程控制+智能运输可以降低现场设备15%的宕机停等时间,让客户投资的重资产在工作时间内极大化的调动运用起来(当然也会有持续优化的空间),对码头的客户也就是船公司的价值,就是船舶停靠时间缩短,节省了码头收取的停靠费用以及对下一个航段的及时到达提供了保障,可以说是成就了客户,也成就了自己。
2)8小时人工计划缩短到40分钟智能计划,对吞吐作业效率提升有什么关系呢?
常说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过去往往是在前一天晚上进行码头的运营计划,但是往往在时间临近时,都会出现许多突发状况,如:天气、潮汐、船舶到港时间提前或滞后、航道拥挤诸如此类的问题,过去仰赖人工做计划,可能因为经验不足带来的装卸拥堵或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经营成本过高等问题,通过智能计划除了快速进行计划排程,以供调度员进行计划审视与最终调优,另提供模拟仿真模块,为未来码头运营计划调优提供可视化的优化工具,帮助客户不仅仅在效率上进行优化(等待工单计划的时间缩短、调度所需资源的优化、减少为码放集装箱的移动次数等),也对码头整体运营成本优化带来可能性。
2,我理解其实就是一个港口船舶竞争优化问题,NP-hard问题,更快的算出趋近于最优解求解器,就能让更多船舶放进计算,装卸更多的货物。同时间算了更多的船,那就更容易优化,就像背包问题。
@Dario 这个吞吐作业效率150箱/小时指的应该是单船作业效率,而不是单岸桥作业效率, 且我认为这个数值是偏低的。以我之前在集装箱码头做调度的经验,单岸桥平均效率在20-25钩左右(一钩指岸桥吊具装or卸一次,单钩一次装卸1个20尺集装箱,双钩最大可以装2个20尺或一个40尺集装箱),按理想情况单桥装卸也就在40-50箱/小时,不会有150箱/小时那么高